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补充说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11-05-26 14:28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PSP 嗜睡 脑炎 神经元 慢病毒感染 中毒 葡萄糖 增高 脑萎缩 性疾病 大脑 变性 假性球麻痹 眼肌麻痹 共济失调 痴呆 病毒感染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刘春岭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睡眠障碍、眩晕,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等

提问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以假性球麻痹、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步态共济失调和轻度痴呆为主要的临床特征的主要的病因是可能为变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所致的,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考虑的

2023-03-02 13:59

举报

许瑞卿 主治医师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擅长:主要是擅长脑血管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眩晕及头痛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

提问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以假性球麻痹、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锥体外系肌僵直、步态共济失调和轻度痴呆为主要的临床特征的主要的病因是可能为变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所致的,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况考虑的

2018-10-05 23:54

举报

医生回答(1)

齐玉龙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得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可能引起的原因是

  (一)发病原因


  PSP病因不明,尽管有极少的家族性线索,但缺乏遗传学证据。本病在脑干有类似嗜睡性脑炎样神经元纤维缠结,有人怀疑与慢病毒感染有关,但目前在中毒、脑炎、种族及地理因素方面均无病因线索。


  (二)发病机制


  PSP时,纹状体对18F-多巴摄取减少,D2R密度降低。多巴胺(DA)和高香草酸(HVA)含量减少;胆碱能神经元亦受累,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额叶、纹状体、丘脑、小脑葡萄糖代谢或葡萄糖利用率及氧代谢明显降低,以额叶最明显,少数患者可显示为弥漫性糖代谢降低,但以额叶和纹状体较明显,与PD时纹状体代谢正常或增高不同,可能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病理特征:肉眼可见广泛脑萎缩,包括苍白球、黑质等,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镜下可见黑质、苍白球-纹状体通路、四叠体上丘、导水管周围白质明显的病理改变,致密的NFT呈特征性分布,神经纤维网丝形成。后者是镶嵌在神经纤维网上丝状结构,不依赖NFT单独出现,提示PSP是起源于细胞骨架的弥漫性疾病。此外,在基底核及脑干还发现Tau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其他非特异性病理改变包括神经元丧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大脑及小脑皮质可不受累。

2011-05-26 14: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炎

脑炎,具有广泛炎症的脑病。病因很多,可由病毒、细菌、霉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通常所谓的脑炎多指病毒性脑炎和属于急性播散脑脊髓炎的感染后脑脊髓炎。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