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丙戊酸钠片能常吃吗
补充说明:丙戊酸钠片能常吃吗
a******3 2012-04-11 11: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你好,你说到这个药物的话,那么考虑脑膜瘤术后有癫痫的情况,那么考虑是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来改善的,建议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根据临床的主治医师的意见,进行服用药物改善身体症状的。丙戊酸钠片是可以有效的治疗癫痫的!遵医嘱服用。
2019-01-06 20:18
举报癫痫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吐白沫,肌肉强直性收缩等症状,是和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手术后容易并发的,没有好的办法的,上述药物是有效的治疗癫痫的药物的,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是不能停药的,平时不要劳累和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2018-01-26 15:01
举报你好,术后癫痫为常见并发症,脑肿瘤引起成人癫痫是由于肿瘤的压迫或刺激,肿瘤周围的脑组织产生水肿或肿胀,继之缺氧和供血不足,最后脑组织萎缩或硬化,使肿瘤周围的神经细胞处于过敏状态,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忽然的、短暂的放电,并引起成人癫痫(羊角风)的发作。对于脑部肿瘤引起的癫痫(羊角风)病发作在针对发病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情况采用科学、公道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控制病情平稳治疗。此时可选用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Rh2在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同时有很好的消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还可以缩小肿瘤的面积,控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是癌症患者很好的辅助治疗产品。
2018-01-12 02:2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这位患者您好,首先您要明确一点,无论是丙戊酸钠片,还是其他的抗癫痫药物都不能彻底的治愈癫痫这一疾病,只能暂缓癫痫发作,而且长期的服药治疗会对身体产生众多的副作用,会加重肝脏的分解能力,甚至会造成终身服药的后果。
至于现在是否能继续服药这一问题,建议您首先要做一个检查,不能私自的停药,否则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其实除去药物治疗,生活中的小细节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第一、一旦出现癫痫发作,不必惊慌,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松开衣领和裤带,将毛巾塞于上下牙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不可强行按压抽搐的身体,以免骨折及脱臼。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尽快终止癫痫病发作。
第二、病情观察。观察发作后的表现,如有无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只有把详细的情况介绍给医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主要观察是以抽搐为主,还是以意识丧失为主,抽搐部位、有无大小便失禁、咬破舌头和外伤等。充分了解癫痫病患者发作特征,如发作的诱因、场所、发作时间、发作先兆、持续时间等严密观察发作时的特点,以便进行正确的癫痫病的日常护理。
第三、心理护理。由于癫痫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躯体的痛苦、家庭的歧视、社会的偏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感到紧张、焦虑、恐惧、情绪不稳等,时刻担心再次发病,因此,癫痫病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家庭成员应经常给予关心、帮助、爱护,针对思想顾虑及时给予疏导,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愉快的心情、良好的情绪。
2013-08-14 10:46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脑膜瘤(Meningiomas)很常见,占颅内肿瘤的15.31%,仅次于胶质瘤。成年较多,老年与儿童较少,婴幼儿更少。女性稍多于男性。是发生于脑膜细胞的良性肿瘤,也是眼眶内很重要的一种肿瘤。因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的破坏视力,侵犯范围较广,易于向骨管、骨裂隙和骨壁内蔓延,手术切除后常有复发,甚至引起死亡,而被眼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所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肿瘤很难确定其原发位置。
卡莫司汀注射液
因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故对脑瘤(恶性胶质细胞瘤、脑干胶质瘤、成神经管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脑转移瘤和脑膜白血病有效,对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与其它药物合用对恶性黑色素瘤有效。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