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骨科> 小儿烧伤> 想了解一下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是如何的呢?

想了解一下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是如何的呢?

发病时间:不清楚

想了解一下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是如何的呢?

补充说明:想了解一下小儿烧伤补液计算是如何的呢?

a******W 2012-04-28 23:25

小儿烧伤 烧伤 右旋糖酐 碳酸氢钠 乳酸钠溶液 血红蛋白尿 酸中毒 葡萄糖 皮肤 失水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董树林 主治医师 巴中体检门诊部

擅长:擅长消化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和血液内分泌科,小儿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小儿烧伤补液计算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输液量为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每公斤体重给予胶体和电解质溶液1.5ml另加水份2000ml胶体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一般为0.5:1.0(2:1)伤情严重者为0.75:0.75(1:1),输液速度,液量的1/2在伤后6~8小时内输入另1/2在后16小时均匀输入,烧伤后第2个24小时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液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胶体液系血指血浆、全血、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后两者的用量不超过1500ml为限制电解质溶液包括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等渗硷性溶液(1.25%碳酸氢钠液1.86%乳酸钠溶液)电解质液与硷性溶液之比一般为2:1如有严重血红蛋白尿或酸中毒时增加硷性溶液输入量其比例可达1:1水份系指5%或多或10%葡萄糖溶液一般每日为2000ml如因暴露疗法、室内温度高或炎热季节则需增加水份输入量以维持每小时尿量50-60ml补充经皮肤、肺的不显性失水。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 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 (%)*1.5+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补液量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比例:2:1.

2018-03-06 14:43

举报

医生回答(1)

田元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要清楚小儿烧伤补液计算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关于小儿烧伤补液计算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
(1)输液计算法:
  ①全国公式(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推荐)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输液量,为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每公斤体重给予胶体和电解质溶液1.5ml,另加水份2000ml。胶体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一般为0.5:1.0(2:1),伤情严重者为0.75:0.75(1:1)。
  输液速度 液量的1/2在伤后6~8小时内输入,另1/2在后16小时均匀输入。
  烧伤后第2个24小时,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液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胶体液系血指血浆、全血、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后两者的用量不超过1500ml为限制。电解质溶液包括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等渗硷性溶液(1.25%碳酸氢钠液,1.86%乳酸钠溶液),电解质液与硷性溶液之比一般为2:1,如有严重血红蛋白尿或酸中毒时,增加硷性溶液输入量,其比例可达1:1。水份系指5%或多或10%葡萄糖溶液。一般每日为2000ml。如因暴露疗法、室内温度高或炎热季节,则需增加水份输入量,以维持每小时尿量50-60ml,补充经皮肤、肺的不显性失水。

2012-04-28 23: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烧伤

烧伤因年龄的特点及活动范围与成人不同,日常生活中以热水烫伤多见,少数为火烧伤或其他高温物质及化学物质所致。小儿烧伤多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特别是1~4岁小儿。小儿烧伤的程度与热源温度和接触的时间密切相关,也与小儿皮肤娇嫩及自己不能消除致伤原因等特点有关。因此,同样条件下小儿烧伤时其损伤程度比成人严重。同样面积的烧伤,小儿比成人更易发生脱水、酸中毒及休克。小儿机体抗感染能力较弱,且创面被污染的机会又多,因此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机会也超过成人,易发生败血症。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