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最近一年
罗圈腿腿短吗
补充说明:罗圈腿腿短吗
2013-05-03 20: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3)
罗圈腿一般指O型腿。O型腿是否短,要根据具体年龄进行判断,如果是儿童时期出现O型腿,一般不算短,如果是成年后出现O型腿,则比较短。
1、儿童时期
如果儿童时期出现O型腿,可能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吸收障碍,出现骨骼发育畸形所造成的,这种情况一般不算短,患者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D以及钙剂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成年后
如果成年后出现O型腿,可能是由于膝关节内侧磨损严重,导致关节内侧软骨发生磨损,从而引起O型腿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比较短,患者可以通过胫骨楔形截骨术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以及站姿,避免跷二郎腿,以免导致O型腿的情况加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适当进行跑步、游泳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腿型。
2023-07-22 06:18
举报您提出的问题,罗圈腿。双腿距离5.6厘米。一般情况下,可能与腿部畸形有关系。不同等级的医院,不同地区收费标准不一样的。建议到正规三甲以上医院骨科检查一下,可以做局部x光照相检查等。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可以戴矫正器进行矫正治疗,必要时手术矫正治疗,生活中注意调养。
2019-01-12 07:34
举报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及时的外科检查,很重要,临床矫正比较难的,顺其自然
回复追问:
取消 提交
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指的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故此称为“膝内翻”。膝内翻的定义很容易因为看到病变形态想当然而混淆:膝内翻的定义并不是以内翻所成角的指向而命名的,而是以小腿胫骨的翻转方向命名的。膝内翻,其膝关节成角是指向外侧的,因此经常会被误称为膝外翻。
症状起因:O型腿形成的最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三类:1、发育性因素 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2、失衡性因素 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长期的肌肉力学失衡可以导致关节发生移位,而形成膝内翻。这种关节移位和大家都熟悉的关节错位是完全不同的,关节错位表现为对应的两个关节面发生相对位移而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关节移位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旋转和关节间隙的异常,在膝关节表现为两脚平行并拢站立时髌骨向内侧旋转,这是膝关节的整体旋转引起的,不是髌骨半脱位,只要关节得到矫正髌骨就会回到前方,在X线正位片上显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不等宽,内侧间隙明显变窄;3、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O型腿。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可以随关节的改变做出适应性调整。在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不是形成O型腿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外伤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等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也可以导致O型腿,这在运动员比较多见,治疗时一般需要手术修补损伤的韧带。 O型腿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骨头弯曲了。其实并不全部是骨头弯了,只有少数是真正骨头弯了。如果想判断骨头是否弯了,最直接的方法是拍X线正位片。 并且,部分失衡性O型腿由于同时伴随髋关节的外展移位,会导致双腿间的缝隙别大。
可能疾病: 佝偻病 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 小儿高磷酸酶血症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儿科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镇痛类药品.用于缓解和预防关节软骨磨损、退化引起的关节疼痛,包括膝、髋、脊柱、肩、手腕、踝关节等.
防水敷料(商品名:爱孚贴)
可用于以下渗液水平为低到中等的急性伤口的贴敷::术后创伤、小切口、磨损、划破或割破、穿刺伤口、撕裂伤口、一度或浅二度烧烫伤。
透明防水敷料(商品名:爱孚贴)
该敷料可敷用于以下渗液水平为低到中等的急性伤口:术后创伤、小切口、磨损、划破或割破、穿刺伤口、撕裂伤口,有助于防水并且有助于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
Lastogrip弹性管状绷带(商品名:保易托)
该产品具有弹性,适用于那些需要敷料敷裹的部位,例如在胸科手术和腹部手术中,在胸部手术后,保护伤口边缘的水肿并减缓伤口的巨大磨损;并适用于肌肉骨骼连接处伤口的支撑绷带或作为运动绷带使用;还可以作为关节炎的保暖的支持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