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
补充说明: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
2006-11-19 23: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不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引起的。
1.遗传因素
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可能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这些突变可导致肌肉收缩控制失调。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认是否存在相关突变。若确诊为遗传性疾病,则需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定期监测或考虑基因治疗。
2.神经递质不平衡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其平衡对肌肉活动至关重要。当神经递质失衡时,可能导致肌肉过度收缩,引发肌张力障碍。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症状。例如普拉克索可用于缓解肌张力障碍引起的不适。
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协调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如果这个系统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肌肉不自主地收缩,从而产生肌张力障碍。某些情况下,深部脑刺激术(DBS)可以通过植入电极来调整大脑区域的活动,减轻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症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以减少肌肉紧张的发生。此外,定期进行神经系统的评估,如肌电图、MRI等,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3-07-23 02:47
举报你好,你说的这种情况只能说可能会治好,但事实证明治愈还是有一定难度,况且长期吃药副作用比较多,所以用药要慎重。卡马西平长期服用可以引起视力模糊,复视,眼球震颤,可以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可以引起肝肾损伤等,所以用药期间建议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2017-11-23 19: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肌张力障碍综合征(dystonicsyndrome)简称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以肌张力异常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特点。尽管名为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但肌张力的变化不引人注意,而引人注意的是异常的体位姿势和不自主的变换动作。肌张力障碍可影响受累肢体的正常运动幅度、范围、速度和肌肉的硬度等。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
①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如足靴区溃疡、糖尿病性溃疡、褥疮、窦道、肛门会阴部创面及其他难以愈合的创面。②切口愈合障碍的治疗,如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张力过大、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预防和减少手术疤痕。
银杏叶提取物片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中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4、末梢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