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继发性闭经> 神经性厌食

精选回答(1)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科,儿科

提问

神经性厌食,是指主动拒食,导致体重明显减轻,伴有体象障碍的一种进食性行为障碍。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行为障碍,通常发生在10~18岁,女孩的患病率远高于男孩。欧美一些国家里,青春期女孩中患病率达O.7%。我国患这种病的青少年原本少见,近年来有增加趋势。

神经性厌食由病态的心理-体象障碍引起。少年身体并不胖,但强烈感觉到自己很胖、很难看,由此产生强烈的心理驱动力,拼命节食。节食一旦持久,引发大脑中内分泌激素变化使下丘脑中的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间失去平衡。节食由此“弄假成真”,成为真正的食欲减退(厌食)。厌食状态一旦形成,作用是持久的。由于体象障碍,当已经出现严重消瘦时,少年还以为自己正越变越美,不意识到自己正面临严重危险。医生报告,该病的死亡率是所有心理疾病中最高的。在本症持续3个月以上的少女中,约有15%死于严重营养不良或其他合并症。

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症状有:
(1)严重消瘦,各种营养素全面缺乏,体内水电平衡失调,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毛发脱落,四肢冰凉。
(2)厌食全面扰乱了新陈代谢,削弱了中枢神经介质功能,使神经传导发生阻滞,学习无法持久,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思维和推理能力下降。
(3)内分泌失调影响性激素合成。男孩的睾丸不能生成正常精子,女孩则引起继发性闭经和第二性征发育明显延迟。
(4)约5%少年可继发贪食症。贪吃后又唯恐发胖而自己诱发呕吐形成恶性循环。

根据以下要点可诊断为神经性厌食:(1)主动拒食。(2)体重明显减轻,体形消瘦,体重比标准体重低25%以上。(3)有体象障碍,即已明显消瘦,但仍觉自己太胖,拒绝保持体重在相应年龄--身高正常范围。(4)未来潮女孩出现原发性闭经,男孩性腺发育不良;男孩阴毛、腋毛等第二性征发育很差。(5)能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6)低血压,脉搏减缓(50~6O次/分),体温低,毛发细而发黄,颜面憔悴,腹部凹陷。

一旦发现神经性厌食早期症状,应及早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取得少年充分合作,帮助他们建立正规的饮食习惯。可采用家庭治疗、医生随访的方式,协助家长制订饮食治疗方案,计算出最基本的营养素需要量。然后编排食谱,和他们一起就餐;边进食、边鼓励。有的医院专门开设病房进行集体治疗。医生和患者一起商定食谱,从患儿最爱吃的食物开始,不同食谱交替使用,逐步增加量,使胃肠功能有个适应过程,体重稳步上升。治疗中密切注意情绪变化,随时调整心理和行为治疗力度。除饮食外,应注意:(1)针对患儿免疫机制的全面下降,注意防止各种细菌、病毒性急性感染。(2)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如有抑郁表现的可服用安定类药物;食欲不振者服用赛庚啶以增进食欲;适当使用促性腺类激素,改善性发育。(3)采用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法、操作性条件反射疗法等,多有良好疗效。

防止神经性厌食的根本措施之一,是要纠正各种错误的社会导向。8O年代初著名乡村歌手卡朋特死于神经性厌食症,引起世界范围的巨大波澜。社会舆论认为,导致卡朋特死亡的祸首正是大众传媒对体型美的错误宣传:时装模特儿的体形越来越瘦;选美比赛对选手的胸围、腹围和体重要求越来越苛刻;一些妇女杂志把体型苗条作为妇女出身和教养的象征,列为求职和婚姻的基本条件。这些错误舆论导向现在正危害着我国青少儿。许多青少儿对营养不良的严重性一无所知,而他(她)们又正处于体象认知的敏感阶段。许多少女把青春期体脂在皮下的正常堆积也误认为是“正在发胖”,盲目减肥节食,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正确宣传体型、体重,推广科学营养知识,是对青少儿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6-04-03 21: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下垂 (低位胃,胃缓)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构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本症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

推荐医生更多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雷华江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