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请问耳廓基底细胞癌的症状?
补充说明:请问耳廓基底细胞癌的症状?
q****1 2014-02-11 11:3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如果感觉不痛的话应该是皮肤囊肿或者是个淋巴疙瘩,一般不会对您的身体造成影响,如果您不放心建议您到医院做一下检查.皮肤囊肿在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 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症状 1)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囊肿.系因外伤将表皮植入皮下而成.其囊肿壁为上皮结构,但基底细胞层为囊壁外层.角质层为囊壁内层并充满角质物于腔内. 本病好发于头皮,颈部及臀,背部.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缓慢增大,质软硬而具囊性感,基底可移动,与皮肤常有粘连.皮肤表面没有似皮脂腺囊肿的开口小孔,无疼痛,如发生于受压部位时才有压迫性疼痛.可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2)皮样囊肿:常为先天性病变,由于胚胎期上皮残留而发生,属错构瘤,是由于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所构成.除囊壁表皮细胞外,尚含汗腺,毛囊及皮脂腺等.腔内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等粥样物及有毛发. 多为局限性囊样肿物,幼儿及青年期发现,缓慢生长,体积不大,为柔软圆形或较硬的囊性肿块.位于皮下,与皮肤无粘连,而与基底组织粘连甚紧,不易推动,好发于眼眶周围,鼻根,枕部及口底,其次为四肢,胸背也见发病,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 3)粉瘤由皮脂腺囊管口闭塞或狭窄所引起皮脂瘀积形成.腔壁为上皮细胞构成,无角化象,囊外为纤维结缔组织.其内充满皮脂物逐渐分解为半流质状物质,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 检查 皮肤囊肿应与发生于体表皮肤的各类肿瘤相鉴别,有的手术中才能发现.尤其是皮肤下囊肿,因张力过大,有的不移动,而易考虑到纤维瘤. 另外耳旁是有耳后和耳前淋巴结的,一般情况下是摸不到,如果您最近上肢或脸部有发炎的症状的话可能是淋巴结.如果您不放心可以来医院做一下具体的检查,因为只是这些症状还不足以确定是什么.祝您健康.
2015-08-18 13:46
举报你好,一般建议先手术,术后建议采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的病证、病理类型、病位的不同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同时应用专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癌细胞的中药进行靶向治疗,是中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到达肿瘤的部位,同时遏制肿瘤的供养血管再生,阻断血供。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015-07-28 11:43
举报您好,您的病理为什么呢?
【一.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耳廓鳞癌发展缓慢,发生转移亦较晚,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为腮腺淋巴结,其次为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及颈后上淋巴结。外耳道鳞癌常呈浸润性生长,可很快侵及其下的骨组织,并可累及面神经。
【二.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初起常为一灰色小结节或稍隆起的皮肤硬斑,无何不适。有时有痒感,抓破后易出血,流水。硬结逐渐增大,中央溃烂形成溃疡,边缘高起,似火山口状。肿瘤呈侵润性扩展,一般生长缓慢。基底细胞癌转移罕见。转移主要途径是局部淋巴结转移,亦可发生远处转移,常见部位为肺部和骨。
【三.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
外耳道耵聍腺样囊性癌,生长非常缓慢,就诊前病史可长达数年。早期常有间歇性耳痛,晚期可转为持续性剧痛,并向颞部及耳周扩散。肿瘤堵塞外耳道可引起耳鸣、传导性听力减退。病程较长者,可伴有继发感染及耳漏,如伴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局部检查主要为外耳道软骨部肿块,多位于外耳道前下壁,基底广,质地硬,可有触痛,肿块表面皮肤完整(感染时例外),可有触痛。肿瘤亦可呈环状硬结状,使外耳道狭窄。肿瘤生长穿破皮肤则呈红色肉芽状,外耳道内可见血脓性渗出物。
【四.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肿瘤常发生于耳轮、耳甲腔,也可见于外耳道及耳后区。早期病变扁平、光滑,有灰黑色的色素沉着,晚期形成肿块,并出现溃疡及坏死。应该注意的是,耳部良性色素痣如生长加快,有灼热感、疼痛,或表面糜烂、出血,应高度警惕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变的可能。2
2014-02-11 12:00
举报李民英 主任医师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
擅长:多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医学真菌病、结缔组织病、银屑病、湿疹皮炎、痤疮、皮肤老化及其它有关皮肤美容、性传播疾病、大疱病、皮肤肿瘤等疾病
提问
初起常为一灰色小结节或稍隆起的皮肤硬斑,无何不适。有时有痒感,抓破后易出血,流水。硬结逐渐增大,中央溃烂形成溃疡,边缘高起,似火山口状。肿瘤呈侵润性扩展,一般生长缓慢。基底细胞癌转移罕见。转移主要途径是局部淋巴结转移,亦可发生远处转移,常见部位为肺部和骨。
2014-02-11 11:40
举报向医生提问
基底细胞瘤(basalcellcarcinoma)亦称蚕蚀性溃疡,是皮肤癌肿最多见的一种,发病率很高,占眼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约50%以上)。男性比女性稍多,老年人比青年人多见,年龄高峰在50~60岁之间。一般仅在局部呈浸润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但处理不当,或不加处理,也可能严重破坏眼部组织,甚至侵入副鼻窦及颅内而引起死亡。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1.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2.用于治疗某些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卡波氏肉瘤、卵巢癌、基底细胞癌、表面膀胱癌等。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紫杉醇注射液
初疗或其后化疗失败的转移性卵巢癌的一线化疗。联合化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淋巴结阳性术后的辅助治疗。
甲氨蝶呤片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簟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