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医生你好:我男36,经CT检查确定腰椎间盘突出0.25病

医生你好:我男36,经CT检查确定腰椎间盘突出0.25病

发病时间:不清楚

医生你好:我男36,经CT检查确定腰椎间盘突出0.25病

补充说明:医生你好:我男36,经CT检查确定腰椎间盘突出0.25病

j********j 2008-04-22 18:16

腰疼 腰椎间盘突出 翻身困难 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下肢 麻木 肌肉 脊椎 脊髓 椎间盘突出 腰腿疼痛 咳嗽 喷嚏 跛行 放射痛 畸形 腰椎 压痛 直腿抬高试验 屈颈试验 跟腱 反射 拇指 皮肤 感觉迟钝 椎间盘突出症 扭伤 手术 维生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198411lee 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军团病

提问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以腰腿痛伴有一侧下肢痛、麻木为主症,少数可有双下肢症状,尤其是体力劳动者较多见。由于持续及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体位需要随时变换,腰背部肌肉较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及扭转的机会较多,容易引起脊椎内外的平衡失调,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形成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压迫症状。由于人体腰骶部的活动度大,损伤机会较多,所以临床中以腰4、5椎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最高。有以下临床表现:

起病急,腰腿疼痛剧烈,疼痛可随步行、弯腰、伸腰、坐起及咳嗽、喷嚏等加剧。严重者,影响坐卧翻身、站立,甚则出现步态跛行。腰往往向放射痛的肢体一侧凸出,形成保护性侧弯畸形。不敢直腰,有的卧床不能动弹,仰卧不能将腿上举,并伴有小腿外后侧麻木,甚至失去知觉。

检查时腰椎旁有明显压痛,但较局限,同时伴有向下肢放射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严重者仅能抬高15~30度。屈颈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患肢膝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跖屈力量减弱,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前内侧感觉迟钝,提示腰4、5椎间盘突出;小腿前内侧感觉迟钝,提示腰3、4椎间盘突出;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至小趾感觉迟钝,提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

[家庭防治措施]

1.注意劳动姿势

要避免椎间盘生理退变情况下的损伤,应注意劳动保护。改变不良的劳动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勿使腰部猛烈转动,下蹲、弯腰拾物姿势要正确,避免诱发椎间盘突出症。

2.卧硬板床

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4周。有条件者可配合牵引。卧床期间家人应安排好衣食起居,保证充分休息治疗。

3.防止复发

病情稳定或痊愈者在短时间内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行走及腰部扭伤等。在寒冷、潮湿季节注意保暖。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外出长时间坐车或行走时,可佩戴腰围,加强腰部保护,防止复发。

4.术后护理

(1)术后需严格卧硬板床休息。卧床时间一般视手术范围而定。卧床期问,应进行仰卧抬脚,空中蹬车活动,以避免神经根粘连。恢复期时,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复发。

(2)每日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以保证营养需要。

2008-04-23 01: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分为:膨出、突出、脱出三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诊断,中医没有此病名。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内。本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