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肝苏颗粒副作用
补充说明:肝苏颗粒副作用
a******W 2014-05-25 20:47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肝苏颗粒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异常或药物性肝损伤。如果副作用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
1.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可能是因为肝苏颗粒中的某些成分刺激胃肠道黏膜。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脱水的情况。
2.腹胀腹泻
腹胀腹泻通常是由药物对胃肠平滑肌产生直接作用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肠蠕动障碍所致。可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等现象发生,长期腹泻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吸收不足等问题。
3.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可能是由于肝苏颗粒影响了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进而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吸收。会导致患者摄入不足,从而引发乏力、体重下降等不适症状。
4.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是由于肝细胞受到损害后,其分泌、合成、摄取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可能会使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5.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是由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机体造成的毒性作用所引起的肝脏损害。容易导致患者的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加重,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肝衰竭。
使用肝苏颗粒需注意观察身体变化,若发现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2024-02-25 20:02
举报肝苏颗粒的副作用尚不明确。肝苏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扯根菜、紫苏梗、香附、陈皮、桃仁等,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气不舒引起的两胁疼痛、胸闷、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1、皮肤瘙痒:肝苏颗粒中的药物成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副作用,还可能会出现皮疹、红斑等症状。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后,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2、胃肠道不适: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肝苏颗粒,还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出现胃肠道不适的情况,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3、上火:肝苏颗粒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异常,从而出现上火的情况,如口干舌燥、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出现上火的情况后,患者应及时停药,并及时就医。
4、加重肝肾负担:肝苏颗粒主要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肝苏颗粒,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从而导致肝功能损伤。
5、其他副作用:如果患者对肝苏颗粒中的药物成分过敏,服用后还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服用肝苏颗粒时,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此外,如果患者服药后症状没有改善,或出现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018-12-19 15:52
举报这个可能不是药物的因素导致的了, 主要还是看看本身的消化功能的问题导致的了, 有没有一些基础疾病加重的情况,也是不排除的了, 要复查看看的了。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2018-02-20 23:16
举报肝苏颗粒是由扯根菜经过加工制成的药物,主要的作用是降酶,保肝,健脾,退黄。长期服用的话,对肝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但是,副作用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为了治疗疾病,经常就要考虑利弊的选择了
2014-05-25 20:47
举报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典型症状: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临床检查: 病理性黄疸 皮肤呈浅黄或深金黄色 粪便中排出的粪胆原增加 巩膜黄染 胆红素升高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