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风湿> 老风心病能治愈吗?

精选回答(1)

李旭仁 荔湾颐乐园门诊部

擅长:外科

提问

风心病是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心瓣膜病。表现为瓣膜口的狭窄或关闭不全,有时同时存在,导致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最后心功能代偿不全,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该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多余男性。风心病多发于寒冬、早春季节,寒冷及潮湿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风心病最常见的是二尖瓣病变(约占95%—98%),其中20%—35%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约5%合并三尖瓣病变,约1%合并肺动脉瓣病变。基本病变是瓣膜炎症粘连,瓣叶增厚,使瓣膜不能正常开放与关闭,形成瓣膜口的狭窄或关闭不全,出现血流受阻或血液反流。临床表现因病情轻重和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轻者无临床表现或仅在劳累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重者日常活动受限,如活动后气短、胸闷、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肢体水肿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痰饮”、“喘证”、“水肿”等病症的范围。

[临床分类]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2.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3.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
4.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中医认识风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中医多称之为“心痹”,中医认为该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而青少年多阳气偏盛,内易蕴热,若复感风寒湿邪,热为外邪所郁,流注肌肉、关节、脏腑,内舍于心,而为“心痹”,加之气候异常,寒暑不均,冷热异常,或久居潮湿之地,而此时正气不足时,这些风、寒、热、湿之邪便会趁虚侵袭,痹阻经脉、筋骨,使气血运行不畅而为痹证;痹证日久,外邪由经脉而入脏腑,则为心痹。

风心病中医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病累及心脏,侵犯心脏瓣膜,在瓣膜上形成赘生物,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引发血液流通障碍,无法供应全身血液需求而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
病人常自觉心慌、气短、乏力、口唇紫、食少便稀;常有心前区不适感,胸部刺痛或隐痛。风心病对人体的危害在于:由于赘生物的存在,细菌易停留,极易并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功能的衰退,使患者无法进行一般的体力劳动,甚至爬楼时都要挪一步歇一步,最终心脏象一个渗油的机泵,无可挽回地走向停止。
西医对风心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疗法,由于心脏部位的手术需要进行体外循环,对设备技术力量要求高,风险较大,因此只有少数大型医院可进行此类手术,另外手术所需的高额费用使一般患者难以接受。治病要抓住本质。她根据祖国医学有关“心主血脉,气血同源”的理论,认识到风心病是由血瘀肝损,脾浊胃燥所引起的,治疗必须改善肝脾胃的功能。据此,我们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确立了“养血宁心,活血化瘀,温阳利水,益气固脱”的主攻方向,创立了“心脏速康疗法”这一中医新疗法,并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从西洋参、鳖甲、西红花等名贵药物中提炼有效成分,研制出心脏康复系列纯中药制剂。该制剂配合速康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具有抗菌、活血、强心、益肾的作用,并有免疫调理和免疫平衡的功能

2008-05-09 16: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