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近视> 近视眼

精选回答(1)

李可雪 北京医科大 三甲

擅长:外科

提问

屈光手术有三种
一角膜屈光手术,分为非激光性和激光性手术。前者有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表面角膜镜片术、角膜基质环入术,后者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二眼内屈光手术,分为摘除晶状体和不摘除晶状体。
三巩膜屈光手术,如后巩膜加固术、巩膜扩张术(此为老视逆转手术)。
1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其原理是通过在角膜前表面的中央区变扁平,屈光力减弱,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虽是治疗低、中度近视的方法之一,但远不是理想的屈光手术。其在预测性、可矫正度数等方面存在相当的局限性,术者操作技巧对手术效果影响大,且手术并发症较多。(如角膜内皮炎这种能盲的疾病)
Mini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一种改良,其特点是减少了切口数目,缩短了切口长度,从而大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但也同时缩小了屈光度矫正范围,矫治范围限于-4.00D(也就是低于四百度)以内的近视。
2表面基质环值入术:其原则是通过在旁中央区的角膜层间植入由聚甲基丙稀酸甲酯制成的一对半环或一个圆环使该区角膜局部隆起,使角膜中央区变扁平,屈光力减弱,从而达到目的。手术适合-1.00D~-3.00D的近视患者。该手术优点在于不累及中央区角膜、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疗效稳定,手术效果可调整,可逆,并发症少等。缺点是适用范围小,术后视力波动,有发生散光、夜间眩光、环周混浊等并发症的可能。
4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一种工作物质为氟化氩的气体激光,波长193nm,原理为用准分子激光切削少量角膜浅表组织以改变角膜表面曲率,减弱或增强屈光度,从而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适用于年龄大于20岁的轻、中度近视且矫正视力正常,近视度数已稳定2年,自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并发症为角膜上皮下浅表混浊,屈光度数回退和视力减退,其他还有过矫、欠矫、不规则散光、单眼复视和感染等。此手术操作技巧的影响较小,可以多次手术。
5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与前者相比,保留了角膜上皮层及前弹力层,更为符合角膜的生理,术后少有发生角膜混浊,高度近视回退少,且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缺点在于手术难度较大,有角膜瓣引起的并发症、高度近视疗效比中低度差等。屈光矫正范围受到中央角膜厚度的限制。
6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7透明晶状体摘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优点为术后常常获得满意的有用视力。缺点为术中后囊易破裂,术后晶状体后囊混浊和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高。
9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手术:包括虹膜支撑的人工晶状体、前房人工晶状体、晶状体前接触镜等。原理是在角膜后面至晶状体前面的中央区植入一片有屈光力的镜片,用以矫正原有的屈光不正。可发生的并发症为:人工晶状体前面与角膜内皮接触,最终可能导致角膜失代偿;晶状体后面接触晶状体,引起白内障;前房角支撑的晶状体脚襻损伤前房角结构引起继发青光眼;晶状体光学部分引起瞳孔阻滞。
10后巩膜加固术:在高度近视的发病初期,通过巩膜加固的方法来加强巩膜的抵抗力,阻滞近视的发展。

2008-05-22 16: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近视眼 (近视,屈光不正)

近视眼(myopia)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而视远不清。处在休息状态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光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形成不清楚的像。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按动态屈光分: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性近视。按病变性质分: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进行性近视。按屈光成分分:曲率性近视、屈光率性近视、轴性近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