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食谱
补充说明: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食谱
小**紫 2014-06-05 18: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低纤维食品、低脂肪乳制品、瘦肉、深海鱼、全麦面包等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有限,该疾病还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1.低纤维食品
低纤维食品可以减少肠道对纤维蛋白原的需求,从而减轻症状。适量摄入低纤维食品如白米饭、白面包等,可降低消化系统负担,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状态。
2.低脂肪乳制品
低脂肪乳制品富含钙质及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但不会加剧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症状。对于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而言,适当的脂肪摄入是必要的,以支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因此,选择低脂或脱脂的乳制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瘦肉
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补充因疾病消耗而缺失的营养成分。但是要注意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4.深海鱼
深海鱼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能辅助改善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但是要避免吃过多的深海鱼,否则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5.全麦面包
全麦面包中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但是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因为其中的膳食纤维可能会影响铁元素的吸收,不利于病情恢复。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应遵循医嘱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挑食,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2024-01-21 00:0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一)发病原因
多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致纤维蛋白原缺乏。
(二)发病机制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含有2964个氨基酸的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为34万,由Aα、Bβ、γ3条多肽链以链间二硫键即AαCys28、γCys8和Cys9相连构成的对称性二聚体(Aa、Bβ、γ)2,(Aα、Bβ、γ)。另外,单体中AαCys36与另一单体即CβC65组成的二硫键对形成二聚体分子也起到关键作用。
Aα、Bβ γ3条多肽链在肝脏由独立的多核糖体合成其前体蛋白(各包括19、30、26个信号肽),在粗面内质网内将信号肽切除、疏水反应和二硫键形成等加工后,折叠、装配成成熟的二聚体分子,最后经糖基化、部分磷酸化分泌到胞外。
在成熟的纤维蛋白原二聚体分子中,中央区(E区)由6条多肽链的氨基端组成,形成二硫键结(DSK);2个外围区(D区)由Bβ链和γ链的羧基端组成,而Aα链的羧基端折回参与E区结构。E区与D区之间由带状结构(coiled-coil区)相连,coiled-coil区为Aα、Bβ、γ 3链形成的α-螺旋结构,大约由1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oiled-coil区两端的二硫键对纤维蛋白原分子成熟二聚体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凝血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先裂解纤维蛋白原2条Aα链氨基端Argl6-Gly17释出一对纤维蛋白肽A(FPA),形成纤维蛋白单体Ⅰ(FMI);再裂解纤维蛋白原2条Bβ链氨基端Arg14-Gly15释出一对纤维蛋白肽B(FPB),形成纤维蛋白单体Ⅱ(FM2),此时纤维蛋白原的分子结构由(Aα、Bβ、γ)2变成(α、β、γ)2,暴露出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部位。通过E-D区、D-D区和边-边的非共价结合,形成不稳定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在活化的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a)和Ca2 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单体(SFM)互相交联,生成稳定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并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包绕其中,形成牢固的止血血栓。
纤维蛋白原尚有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结合的位点,从而介导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协同起到止血作用。
纤维蛋白原Aα、Bβ、γ3条多肽链分别由3个独立的基因FGA、FGB、FGG编码,集中于4q28~4q31约50 kb的区域内,3个基因由5′至3′的排列顺序为FGG、FGA、FGB。FGA基因全长5.4kb,在生理情况下,由于3′端的不同剪接可产生2个不同的转录版本:人群中98%~99%剪接成5个外显子,而1%~2%可产生6个外显子的αE转录版本。FGB基因全长8.2kb,有8个外显子且呈逆序排列。FGG基因全长8.4 kb,有10个外显子。
2014-06-05 18:55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