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黄疸> 如何消除新生儿黄疸

精选回答(3)

顾倩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疾病。

提问

消除新生儿黄疸,可以通过多喝水、晒太阳、药物治疗、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多喝水

如果新生儿出现了黄疸的情况,可以适当地多喝水,多排尿,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黄疸的排出。

2、晒太阳

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进行改善,因为太阳光线中的蓝光能够使胆红素在光化后,形成可经尿便排出的可溶化合物,能够起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作用,从而改善黄疸症状。

3、药物治疗

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改善黄疸的效果。

4、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指通过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患儿的皮肤,将胆红素转化成可经尿便排出的可溶化合物,从而起到改善黄疸的效果

5、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属于溶血性黄疸,通过上述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换血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18-11-30 13:07

举报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科,儿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刚出生的宝宝有黄疸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轻度的黄疸,可以不需治疗自行消退,也可以通过口服退黄药,在家退黄;中度黄疸,需要医院治疗,蓝光,停母乳等;重度的黄疸有些需要换血等系列治疗。如果是重度黄疸容易引起核黄疸,及时治疗对于胆红素偏高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及时治疗,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2017-08-30 08:23

举报

全民健康管理中心 医师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提问

您好,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一般在一周左右消退.,黄疸较重,不能很快消退,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的服用茵栀黄口颗粒,属于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zhf

2017-06-16 22:09

举报

医生回答(2)

邓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黄疸的消除可以考虑光疗、人血白蛋白注射、茵栀黄口服液、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等治疗措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特定波长的蓝光进行照射。此方法利用胆红素对光敏感的特点,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而易于排出体外。
2.人血白蛋白注射
人血白蛋白注射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具体剂量由医师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确定。白蛋白可提高血液渗透压,促进水分从组织间隙回流入血液循环系统;同时还可以携氧供机体使用。这两点作用有助于缓解因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水肿及缺氧现象。
3.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一般情况下需要摇匀后口服。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黄疸。
4.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
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是将患儿血液与正常人的血液进行交换,从而替换掉异常的红细胞。该方法能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免发展为核黄疸。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嗜睡、吸吮困难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2024-03-18 04:34

举报

叶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不严重的话多喝点水就可以了,如果比较严重就要去医院开点药辅助一下,另外母乳要少吃一点,服药期间可以先喂些奶粉。

2014-06-21 08: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