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水样大便> 新生儿黄胆大便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新生儿黄胆大便可能是由于母乳喂养不足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所致。
当母乳喂养不足时,肠道菌群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未结合胆红素主要来自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血红蛋白,其在肠道中的摄取受肠上皮细胞表面的Y、Z蛋白以及肠黏膜刷状缘的特异受体调控。母乳中含有促进这些蛋白表达的因子,有助于提高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效率。而配方奶中缺乏这些促进因子,可能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减少,从而引起黄疸症状。
此外,如果新生儿黄胆伴有腹泻或呕吐等症状,则可能与感染性肠炎有关。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针对新生儿黄胆大便的情况,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水平,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同时,定期监测婴儿的胆红素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024-01-26 00:26

举报

医生回答(1)

陈肖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生后2周黄疸未退,考虑病理性黄疸,消化不良时可出现大便稀薄,内含粘液,有的发绿,宝宝年龄小,以腹式呼吸为主,外观腹部稍大。
建议到医院经皮测黄疸,或肝功看看,胆红素数值,间接高的话需要医院蓝光照射,纠酸,退黄处理,数值不高,可口服茵栀黄,多喝水退黄,婴儿素,健脾散助消化看看。

2014-06-30 00:2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