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涨奶> 涨奶按摩手法

精选回答(2)

刘啸峰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对各系统疑难疾病的CT、MR诊断具有一定造诣,擅长腹部CT、MR诊断及后处理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

提问

涨奶按摩手法一般包括推抚法、揉搓法、按揉法、震荡法、揉搓法等。

1、推抚法

先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在乳房底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抚,再用另一只手轻轻抚摸,反复几次,可缓解涨奶。

2、揉搓法

可以用手掌大鱼际部位,自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揉搓,再用手掌小鱼际部位,自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揉搓,可缓解涨奶。

3、按揉法

用手掌的大鱼际部位,自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揉,再用手掌小鱼际部位,自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揉,可缓解涨奶。但要注意力度,以免用力过度,导致乳房疼痛。

4、震荡法

将双手清洗干净,保证手掌和手指不触摸乳房,然后用一只手掌的大鱼际部位,从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另一只手掌的大鱼际部位,从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可缓解涨奶。

5、揉搓法

将手掌平放在乳房上,用手掌的大鱼际部位,从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揉搓,另一只手掌的大鱼际部位,从乳房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揉搓,可缓解涨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导致乳房疼痛,甚至还会出现乳腺炎,一般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18-11-27 16:51

举报

佟靓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等。

提问

用吸吮办法,不提倡按摩。出生后半小时内就让新生儿吸吮乳头,要勤让孩子吸或让先生进行吸吮。奶不够时,要喂奶粉,但每次喂奶粉前,一定要先让孩子吸吮乳头,以增加泌乳刺激。产妇要多喝汤,猪蹄汤、鸽子汤有催奶的作用。产妇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情愉悦。另外的话, 一定按摩的话,要专业的催奶师的了。

2018-02-19 14:06

举报

医生回答(2)

于小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涨奶可以通过热敷疗法、穴位按摩、饮食调整、中药调理等方法来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母婴健康。
1.热敷疗法
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覆盖于胸部,或者隔着衣服用热水袋放置于乳房处5-10分钟。此方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管堵塞引起的胀奶、疼痛等症状。
2.穴位按摩
选择合适的精油轻柔地按压膻中穴、少泽穴等穴位,每次按摩持续5-10分钟。中医认为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减轻涨奶带来的不适感。需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以免对乳腺组织造成损伤。
3.饮食调整
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提高泌乳量;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满足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及婴儿所需的营养需求,并能辅助改善涨奶现象。过多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脂肪堆积而加重上述症状。
4.中药调理
可选用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中药方剂如柴胡加芍药汤等内服。传统医学认为肝经循行经过乳房区域,故以上所述方可有效舒缓因情志不畅导致的涨奶问题。但须遵医嘱服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外,涨奶期还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的平衡。

2024-03-06 17:46

举报

司徒横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用一个陶瓷小勺子或是类似刮痧的东西,用比较光滑的一面,在腋下至腰部,用婴儿油涂抹后,从上至下,轻轻地稍微带点力的刮下来,两侧每边30次,每天1次。
(2)每天温水泡脚10分钟,水温不能太热,泡好后,由老公按摩脚的穴位,穴位在脚的无名指和中指间,由脚趾中间向脚背稍微用力向上推,每次每只脚100次,每天1次

2014-07-01 12: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涨奶

不少哺乳妈咪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开始变热、变重,出现疼痛,有时甚至像石头一样硬。乳房表面看起来光滑、充盈,连乳晕也变得坚挺而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妈咪强忍着胀痛哺乳,宝贝也很难含到妈咪的乳头。这就是“涨奶”。

  • 症状起因:涨奶主要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妇从孕末期就开始有初乳, 当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产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如果妈咪在宝贝出世后未能及早哺喂,或哺喂的间隔时间太长,或乳汁分泌过多,孩子吃不完,均可使乳汁无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内乳汁淤积,让乳房变得肿胀且疼痛。此时乳房变硬,乳头不易含接,妈咪会因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进而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涨奶。

  • 可能疾病: 乳腺纤维腺瘤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产科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