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拉肚子> 喂母乳婴儿腹泻

精选回答(2)

王婷 副主任医师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尿路感染,急慢性肾衰竭及中毒性疾病诊治有着丰富经验。擅长各种血液净化治疗。

提问

喂母乳婴儿腹泻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肠炎、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对应处理。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婴儿所处的环境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受到寒冷刺激,从而出现腹泻的症状。家长可以通过给婴儿增添衣物,或者使用暖水袋热敷腹部等方式改善症状。

2、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因为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可能与先天乳糖酶缺乏、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3、消化不良

如果婴儿一次性吃过多母乳,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及时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家长可以通过给婴儿按摩腹部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必要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肠炎

如果母乳喂养时,母亲食用了不洁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引起肠炎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婴儿使用蒙脱石散、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进行调理。

5、急性胃肠炎

如果婴儿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III)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到正规医院的小儿消化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平时应注意婴儿饮食卫生。

2018-12-06 14:06

举报

董树林 主治医师 巴中体检门诊部

擅长:擅长消化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和血液内分泌科,小儿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母乳性腹泻是由于母乳喂养而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当发生腹泻的时候,要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母乳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特点,这种腹泻一般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样,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腹泻时婴儿没有发热,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婴儿精神活泼,食欲良好。如果腹泻时间长则有可能导致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需要及时治疗。一般比较轻的生理性腹泻无需治疗,妈妈可以继续哺乳。这样宝宝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的活性增加,逐步能够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在饮食方面,可以喂鲜豆浆100ml加5g葡萄糖代乳,对于生理性的腹泻即可得到控制。豆浆喂养不宜长期单独应用,宜逐步加鱼蛋白。具体方法是用180ml米汤冲调5g鱼蛋白,一般来说,宝宝每日喂哺3顿就可以了。对于严重的母乳性腹泻,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一般可以使用中药治疗,同时也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很好。需要提醒的是,宝宝腹泻经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以后,也不能短时间恢复到原来的饮食,要慢慢添加,以免再次引起腹泻,妈妈应该缩短每次哺乳的时间。如再次发生腹泻,治疗就更困难了。

2018-07-02 09:23

举报

医生回答(2)

林小浅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喂母乳婴儿腹泻可能是乳糖不耐受所致。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肠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有效分解母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消化吸收障碍。未被水解的乳糖会刺激肠黏膜,促进液体分泌,从而引起腹泻。
此外,还应考虑感染性胃肠炎、食物过敏等疾病的可能性。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在处理母乳喂养期间的腹泻时,应确保母亲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宝宝不适的食物,如高脂、辛辣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2024-03-14 20:12

举报

朴浩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有些宝宝乳糖不耐受会表现为吃母乳或喂奶粉腹泻,大便会带有泡沫,另外,腹泻的原因很多,最好针对其原因来处理,如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一般仅表现为腹泻,如果是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有的会伴有发烧、呕吐,检查大便会发现白细胞等,后者应去医院处理。

2014-07-01 20: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