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无精神> 无精神>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个案

精选回答(2)

刘波 副主任护师 朝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消化系统、营养障碍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和小儿皮肤类疾病的临床护理与指导,对小儿生长发育及喂养等也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个案,主要包括监测体温、观察黄疸变化、喂养、皮肤护理、脐部护理、预防感染等。

1、监测体温

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导致体温出现升高的情况,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C,可以使用温水擦拭身体,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2、观察黄疸变化

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出现加重的情况,并且伴有精神萎靡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以后再进行治疗。

3、喂养

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可能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蠕动,从而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进行少食多餐,也可以吃清淡的食物进行改善,比如小米粥、玉米粥等。

4、皮肤护理

如果新生儿的皮肤出现了发黄的情况,而且伴有皮肤发红的现象,可以使用温水清洗局部,也可以适当涂抹婴儿专用的润肤露进行改善。

5、脐部护理

如果新生儿出现了黄疸的情况,而且伴有脐带部位发红、肿胀等症状,可以使用酒精棉签进行擦拭,也可以使用碘伏进行消毒,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6、预防感染

新生儿出生以后,要注意脐部的护理工作,保持局部的清洁与干燥,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如果新生儿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09-18 22:14

举报

包淑丽 副主任护师 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

擅长:对各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能做到很好的诊疗

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分析孩子应该是生理性黄疸引起的症状,一般孩子出生后三天左右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持续两周左右数值不会太高,建议最好带孩子去医院面诊化验检查一下黄疸数值根据检查结果对症调理建议平时注意给孩子适当多喝点水促进黄疸排泄,如果黄疸数值过高的话医生会给孩子开药的谨遵医嘱服药就可以,注意定期给孩子复查

2018-09-14 20:27

举报

医生回答(2)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个案中,可以通过光疗、母乳喂养促进、腹部按摩、新生儿抚触等治疗措施进行干预。若黄疸水平持续高或有其他并发症出现,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特定波长下通过蓝光照射皮肤来帮助胆红素分解。具体时间和频率依据医嘱而定。此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使其易于排出体外。光疗适合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部分病理性黄疸。
2.母乳喂养促进
母乳喂养促进包括提供正确的吸吮技巧指导、建立良好的哺乳姿势以及解决母亲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乳腺炎等。目的是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并刺激胆红素的排泄。因为母乳中含有一种叫做葡萄糖苷酶的物质,它能促进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分离,使后者容易被肝脏摄取而灭活;同时也能促使肝细胞合成葡糖醛酸胆红素酯,减少胆红素脑损伤的机会。
3.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每日数次轻柔地顺时针方向按摩婴儿腹部。此举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并可间接提高胆红素代谢率。
4.新生儿抚触
新生儿抚触由专业人员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为婴儿提供温和的皮肤接触和抚摸。研究表明,适当且安全的抚触能够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质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
在整个新生儿黄疸的管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孩子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2023-12-31 14:46

举报

苏棋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2014-07-08 09: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