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脑血管病> 脑梗塞护理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脑梗塞的护理可以包括卧床休息、鼻饲饮食、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压疮措施、控制血糖等。如果病情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立即就医。
1.卧床休息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卧床休息有助于减少耗氧量,缓解脑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2.鼻饲饮食
通过胃管给予营养支持,每日分次注入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可改善吞咽障碍引起的呛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维持机体营养状态。
3.肢体被动运动
家属需定时帮助瘫痪侧肢体做伸屈肘关节、旋转肩关节等活动。此措施能够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情况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4.预防压疮措施
定期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个部位;使用加厚床垫或减压垫圈。此举是为了防止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组织坏死而形成压疮。
5.控制血糖
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并依据结果调整饮食结构及药物治疗方案。良好的血糖管理有助于预防脑梗死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除上述措施外,还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痰液,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风险。同时建议定期评估并调整患者的活动强度,以促进康复进程。

2024-01-08 14:33

举报

医生回答(1)

龙广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脑梗塞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

2014-07-10 02: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梗死 (脑梗塞)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