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小板减少
补充说明:血小板减少
蓝**泪 2014-07-12 01:0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小板减少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脾脏切除术、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巨核细胞破坏,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
2.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患者需按处方规定的时间及剂量服用。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减轻对血小板的破坏,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3.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手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或腹腔镜下方式,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移除肿大的脾脏后可减少无效造血并改善血小板功能,适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4.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主要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达那唑等,需要医生指导使用。上述药物能够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增加血液凝固能力,缓解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5.利妥昔单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B细胞的生物制剂,通常静脉注射,疗程由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此药通过阻断B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来减少抗体产生,进而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而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的稳定。
2024-02-17 11:1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血小板数量减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另外服用了某些药物后,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很多,要治疗血小板减少就必须先知道病因,然后才可以对症治疗,甚至治愈.现在西医治疗首先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未获完全缓解,可考虑切脾,如切脾失败,尚可用皮质激素:如仍无效,可用免疫制剂.严重者可以输注血小板悬液或血浆置换
2014-07-12 01:04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艾附暖宫丸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推荐医生更多
健康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