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小儿口腔溃疡> 小儿口腔溃疡> 孩子常口疮了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孩子常口疮可以考虑饮食调理、口腔清洁、口腔黏膜保护剂、维生素补充、中药外敷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患儿可适当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等,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改善不适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2.口腔清洁
患儿应保持口腔卫生,定期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牙,饭后漱口。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缓解口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口腔黏膜保护剂
选用适当的非处方口腔黏膜保护剂,按说明书指示使用,例如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曲安奈德口腔软膏等。这些产品能够覆盖溃疡表面,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4.维生素补充
通过口服维生素B群及维生素C片来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具体剂量需遵医嘱调整。B族维生素对皮肤、黏膜有较好的修复作用,而维C则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并促进伤口愈合。
5.中药外敷
将适量的金银花、连翘、黄柏等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上述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对于由上火引起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具有一定效果。
此外,建议患儿平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免降低机体抵抗力,延缓病情恢复。

2024-03-21 18:49

举报

医生回答(1)

宋雅儿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预防及护理1.注意口腔清洁,保证足够营养,注意补给含维生素
B、维生素C的食物,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2.勿使孩子过度疲劳,
积极防治常见病、传染病。3.注意纠正张口睡眠的不良习惯,因为张
口呼吸易使口腔黏膜干燥而引起损伤。4.勿吃过烫、过咸、过硬的食
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5.勤喂水,进流食,饮料宜温凉。多饮水可
保持口腔湿润防止口腔内细菌感染。

2014-07-12 17: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流口水 (口涎外溢)

口涎外溢又称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 症状起因: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么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否则就不一定有问题。 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后又出现流涎,则要观察小儿有无哭吵、发热,再看看口颊粘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以便进行治疗。 咽喉中的腺样体肥大,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常须张口呼吸。吞咽口水的动作较少,口水外溢的情形较常发生,便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 可能疾病: 下颌下隙感染 中风 口炎 扁桃体周围脓肿 痉挛性脑瘫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口腔

推荐医生更多

李景瑞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