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肠癌前期病症
补充说明:直肠癌前期病症
a******W 2014-07-12 18:54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3)
直肠癌的前期症状可能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下腹痛以及贫血等,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1.便血
由于肿瘤表面破溃或者侵犯血管,导致直肠黏膜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形成便血。便血通常发生在直肠末端,血液呈鲜红色,有时附着在粪便表面,有时混入粪便中。
2.排便习惯改变
当肿瘤逐渐增大时,会刺激肠道产生排便反射,进而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这种变化可能包括腹泻、便秘或两者兼有,排便时间也可能不规律。
3.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是直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因为肿瘤刺激直肠壁,导致肛门紧迫感和排便冲动。患者感到有强烈的排便欲望,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粪便,且无法完全缓解。
4.下腹痛
疼痛可能是由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引起的。当肿瘤侵袭邻近结构时,会引起下腹部不适或疼痛。疼痛位置主要位于下腹部,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5.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铁缺乏,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贫血会导致身体各器官供氧不足,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针对直肠癌前病变,可以进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病情。对于确诊为直肠癌前病变者,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日常生活中,应密切留意上述提及的症状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2-01 20:44
举报直肠癌前期病症主要包括便血、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肠梗阻、体重下降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治疗。
1、便血
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便血的情况,通常为鲜血,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大便颜色发黑。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使疾病得到改善,同时也需要多吃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蔬菜汤等。
2、大便性状改变
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的情况,通常会出现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等症状,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腹泻。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调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3、腹痛
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腹痛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伴随腹胀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颠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使疾病得到缓解,同时也需要多注意休息。
4、肠梗阻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肠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肠梗阻的情况,通常会伴随腹胀、恶心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5、体重下降
患者在发病时,由于肿瘤细胞的刺激,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比较快,容易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伴随身体乏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2022-05-09 10:35
举报您的情况有直肠癌的可能,但不能确定。直肠癌发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开始出血量少,见于粪便表面,合并感染后为浓血便。慢性肠梗阻时,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和阵发性绞痛。全身恶病质癌肿晚期,病人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腹水等。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2014-07-12 18:54
举报向医生提问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表现为腹部隐隐作痛,腹部不适等;直肠癌进展到晚期会有明显的下腹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增长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2011年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10万,死亡率约11/10万,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早期结直肠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90%以上病例年龄大于40岁,世界范围内男女结直肠癌发率接近,男性略高于女姓。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