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便血> 大便干燥流血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大便干燥流血可能与长期饮食不当、肛裂、痔疮、结肠息肉或结肠癌等病因有关。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或结构改变,从而引起排便困难和出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并接受相应治疗。
1.长期饮食不当
由于食物中纤维素含量不足,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起大便干结和出血。增加膳食中的纤维摄入量,如燕麦、芹菜等,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2.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开后形成的小溃疡,排便时容易刺激伤口而出现疼痛、出血等症状。因为肛门处存在较多的血管丛,当发生炎症或损伤时,这些血管可能会破裂出血。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也可用红霉素软膏局部涂抹促进愈合。
3.痔疮
痔疮患者由于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在排便时易受硬便摩擦而导致黏膜破损、出血。痔核体积较大或反复出血者,需考虑手术切除,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等。
4.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当息肉表面破溃时会引起出血。对于较大的结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进行处理。
5.结肠癌
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坏死时,会导致结肠壁上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出血。针对结肠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如结肠次全切除术加术后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直肠镜检等以评估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以及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2024-03-10 01:02

举报

医生回答(1)

谢廷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病因就是大便干燥造成的.你在解大便时把肛门周围的毛细血管涨破了导致的出血,医学上叫肛裂。

2014-07-15 22: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血 (清血,圊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除消化道疾励卜便血也可见于全身性疾病。

  • 症状起因:一、下消化道疾病 1、肛管疾病 常见于痔、肛裂、肛瘦。 2、直肠疾病 1)直肠炎症性疾病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直肠炎、直肠结核。 2)直肠肿瘤 直肠息肉、直肠乳头状瘤。直肠癌、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侵人直肠。 3)直肠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异物、器械检查或活检等导致的损伤出血。 3、结肠疾病 1)炎症性病变 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克罗恩病、慈室炎与慈室溃疡。 2)肿瘤 结肠癌、结肠息肉病。 4、小肠疾病 1)炎症性病变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慈室炎与慈室溃疡0rohn病、肠结核、肠伤寒。 2)肿瘤 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小肠类癌、癌、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腺瘤、纤维瘤、血管瘤。 二、下消化道血管病变 缺血性肠病常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脉血栓形成、肠套叠、肠扭转、血管畸形等。 三、全身性疾病 1、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2、血小板因素及凝血机制障碍 血小板减 少性紫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 3、尿毒症 4、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 可能疾病: 大肠癌 结肠癌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胃肠、肝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