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病> 祛脾胃湿热荼饮方

精选回答(1)

余欣 副主任医师 南充市顺庆区东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发热、咳嗽、哮喘、肺胀、头痛、眩晕、心悸、失眠、胃痛、泄泻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

提问

祛脾胃湿热的方子有平胃散、甘露消毒丹、葛根芩连汤、茵陈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

1、平胃散

平胃散主要是由苍术、厚朴、陈橘皮等中药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主治湿滞脾胃证。症见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口淡不渴,腹胀,大便不调。

2、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是由滑石、茵陈、石菖蒲、木通等中药组成,具有芳香化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症见身热肢酸,胸闷腹胀,面目肌肤烦渴,小便短赤。

3、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是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功效。主治表证发热,身热烦渴,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项背强痛,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4、茵陈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是由茵陈、泽泻、猪苓、肉桂等中药组成,具有清湿热,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发热,渴不欲饮,小便短赤,涩少,大便不调。

5、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是由茯苓、桂枝、白术等中药组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症见胸胁痞塞,咳嗽痰多,短气而喘,不能平卧,或呕吐痰涎,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服用上述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018-07-21 09:25

举报

医生回答(2)

曹斯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祛脾胃湿热荼饮方、饮食调理、运动疗法等治疗措施可以改善脾胃湿热的症状。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祛脾胃湿热荼饮方
此荼饮方包含茯苓、薏苡仁、荷叶等中药材,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因为这些药材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能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从而减轻脾胃湿热的症状。
2.饮食调理
饮食上可适当食用绿豆、赤小豆、冬瓜等食物,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邪之气。上述食物性凉味甘,归心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对于缓解脾胃湿热有一定的作用。
3.运动疗法
患者可通过慢跑、跳绳等方式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湿邪之气从汗液和尿液中排泄出来。因为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运行,使湿邪之气无法在体内滞留,进而达到祛除的效果。
针对脾胃湿热,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如炸鸡、辣椒等,以免加重湿热症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湿热的代谢。

2024-02-26 01:26

举报

赵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脾虚,中医脾虚症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症,其病情虽较繁杂,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2014-07-19 15: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林伟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李明峰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杨生茂 主任医师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吕鸣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