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4)

宓魄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润肠通便茶具有促进肠道蠕动、软化大便、改善便秘、调节肠道菌群、缓解排便困难等功效作用。由于个体差异,如需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促进肠道蠕动
促进肠道蠕动是因为润肠通便茶中的某些成分能够刺激肠道平滑肌运动。通过增加肠道蠕动来帮助消化和排泄。可以在饭后适量饮用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2.软化大便
软化大便主要是因为润肠通便茶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和纤维素,这些物质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并使其更容易排出体外。适当摄入润肠通便茶可使大便变软、易于排出,从而减轻排便时的不适感。
3.改善便秘
改善便秘是由于润肠通便茶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润滑肠道的作用,能有效减少大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进而达到预防和治疗便秘的目的。长期或频繁地出现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现象时,可以通过服用润肠通便茶来进行调理。
4.调节肠道菌群
调节肠道菌群是因为润肠通便茶中的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细菌的增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存在腹泻、腹胀等问题的人群,可通过补充有益菌来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
5.缓解排便困难
缓解排便困难是由于润肠通便茶中的某些成分如芦荟、决明子等具有轻泻作用,能够温和地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对于经常感到排便不畅的人士,每日固定时间服用润肠通便茶有助于形成规律性排便习惯。需注意不宜过量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润肠通便茶的同时,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其效果。另外,如果症状持续不见好转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4-01-01 15:26

举报

李翼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润肠通便茶一般有麻仁润肠丸、决明子茶、普洱茶、荷叶茶、山楂茶等,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1、麻仁润肠丸

麻仁润肠丸主要是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等中药组成,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等症状。但是患者在服用麻仁润肠丸时,需要避免与滋补性的中药同时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决明子茶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肠燥便秘等症状。但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溏泄等患者应禁止服用。

3、普洱茶

普洱茶味苦、甘,性寒,归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消食解酒、醒神透疹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暑热口渴、头痛目昏、痧气腹痛、痢疾、肉食积滞等症状。但对于脾胃虚寒、胃寒呕吐等患者应禁止服用。

4、荷叶茶

荷叶茶主要是由荷叶泡制而成,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清暑化湿、凉血止血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等症状。但对于脾胃虚寒、气虚下陷等患者应禁止服用。

5、山楂茶

山楂茶主要是由山楂泡制而成,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肾经,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瘀阻胸腹痛、痛经等症状。但对于脾胃虚寒、胃寒呕吐等患者应禁止服用。

患者在服用润肠通便茶时,需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若患者服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12-07 14:44

举报

李雅如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栀子金花丸成分:栀子、金银花、黄芩、黄柏、大黄、黄连.. 您好,坚硬的大便容易造成肛门口的血管扩张或破裂,或是因为排便不顺长期使用通便剂,使肛门口因受便便的刺激而破皮,这样都是导致痔疮的元凶.最好养成固定一个时间便便,你可以选每天的早晨或是每天都有的工作空档,记得要留一点时间完成一天的大事.主食在米饭中多加入一些糙米,全麦等的粗谷类,不但营养价值高又富含纤维质,可以帮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或是多吃蔬菜水果

2018-03-19 23:30

举报

茅梁延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便秘关键是排便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问题.没有特效办法,一定要要禁烟 ,酒,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柔软,养成定时大便习惯.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红薯.蜂蜜.就一定会改善.可以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红薯.蜂蜜.就一定会改善.另外可以用开塞路,或肥皂条塞到肛门内润肠通便.但是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肠道.

2014-07-24 16: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胃炎 (慢性肠胃炎,慢性胃黏膜炎,胃络痛)

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两种最常见的慢性胃炎。小儿慢性胃炎、老年人慢性胃炎近几年临床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