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精选回答(1)

全民健康管理中心 医师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提问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可能与家族遗传、长期吸烟、长期接触有毒物质、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家族遗传

如果受到家族遗传因素影响,导致神经元出现损伤,可能会引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鲁唑片、依达拉奉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长期吸烟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成分,长期吸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神经递质出现异常,从而诱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可以及时戒烟,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依达拉奉片、利鲁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长期接触有毒物质

如果患者长期从事有毒物质的工作,可能会导致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从而诱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可以及时到医院通过血液净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脑血管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死、脑出血等,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从而诱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支架植入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5、营养不良

如果患者长期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元素缺乏,从而诱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牛奶、鸡蛋等,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7-08-21 20:08

举报

医生回答(2)

吴楚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可以考虑利鲁唑、依达拉奉、美金刚、维生素E、维生素B6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利鲁唑
利鲁唑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来减少神经元损伤,通常口服给药。利鲁唑能够降低谷氨酸浓度,从而减轻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对ALS患者的运动功能丧失有改善效果。
2.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起效时间约为30-90分钟,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依达拉奉具有抗氧化、抗炎及脑血管扩张的作用,可缓解病情进展速度,故对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美金刚
美金刚通过增加突触间隙中谷氨酸含量,促进神经传递,一般口服或注射使用。美金刚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NMDA受体的功能,提高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有助于延缓ALS患者的病情恶化。
4.维生素E
维生素E可以通过口服胶囊或液体形式摄入,剂量和频率取决于医嘱。维生素E是一种强氧化剂,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对延缓ALS引起的肌肉萎缩有一定帮助。
5.维生素B6
维生素B6可通过口服片剂或液体补充剂的形式摄取,每日剂量需遵照医生建议。维生素B6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合成,可能对调节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益。
除上述药物外,患者还可遵医嘱服用辅酶Q10制剂以支持细胞能量产生。患者应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1-26 12:49

举报

欧澈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疾病,它开始的表现是双手无力,而双足却不常发生。肌无力可以进展得更快,身体的同侧比对侧更明显,并且,一般将发展到上臂和腿。痉挛也是常见的,并且可以在肌无力之前出现,但感觉保留完整。除了进行性发展的肌无力外,也出现强直,肌肉变得紧张,痉挛随之而来,并且可以出现震颤。说话和吞咽肌肉乏力,将导致说话困难(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最后,疾病可以使膈肌无力,导致呼吸障碍;某些人需要呼吸机帮助呼吸。

2014-07-26 16: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无力

重症肌无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 症状起因:重症肌无力是人类疾病中发病原因研究得最清楚、最具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性疾病,胸腺是激活和维持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素,某些遗传及环境因素也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1)外因—环境因素 临床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造成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造成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或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D—青霉素胺等药物诱发某些基因缺陷等。 (2)内因—遗传 近年来许多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有关而且与非相容性抗原复合物基因,如T细胞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关。 (3)重症肌无力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异常的免疫指标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 可能疾病: 乳腺炎 五更泄 寒湿泄泻 小儿食积 时行感冒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保健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