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脑溢血清醒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脑溢血后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可通过颅内压控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
1.颅内压控制
通过限制液体摄入量、使用利尿剂如以及必要时开脑减压手术来降低颅内压力。颅内高压是脑溢血后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控制颅内压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恢复。
2.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保持患者血压平稳,避免剧烈波动;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及深度,防止因缺氧而加重脑损伤。稳定机体生理状态有利于减少二次伤害风险,并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基础环境。
3.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包括吡拉西坦片、奥拉西坦胶囊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改善脑细胞代谢和功能。这些药物能够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加速受损区域修复过程,从而提高治愈机会。
4.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针对受损肢体的功能性活动锻炼,通常由物理、职业治疗师指导开展。此措施旨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增强肌力和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脑溢血后的恢复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头颅CT扫描以评估出血吸收情况。建议采取平衡饮食,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坚果,可能对促进脑血管健康有益。

2024-02-01 19:03

举报

医生回答(1)

朴浩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现在需要中西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脑溢血(脑出血)(外伤性脑出血除外)大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瘤,脑肿瘤和情绪激动引发.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致残率更高;所以必须早防早治早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4-07-26 18: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出血 (脑溢血 )

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按照是否外伤因素引起的可分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和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