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梗死病人护理
补充说明:脑梗死病人护理
a******W 2014-07-26 18:2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脑梗死一般指的是脑梗死。脑梗死病人的护理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情绪、运动、用药等方面。
1、饮食
脑梗死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胃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因此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同时还要适当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恢复。
2、生活习惯
脑梗死病人由于活动受限,家属要帮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情况。
3、情绪
脑梗死病人由于长期情绪低落,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转移注意力进行改善,也可以及时与家人、朋友交流谈心。
4、运动
脑梗死病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5、用药
脑梗死病人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定期复查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病人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8-12-07 14:34
举报脑梗塞的病人,需要看发病的时间,以及发病后的症状的,如果是急性期的脑梗塞做了溶栓治疗,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并注意观察有没有出血点,牙龈出血等情况的,如果病人不是昏迷病人,应该鼓励病人多做康复锻炼的,早期不能动的时候,应该做被动的抗毒锻炼的,这种疾病不建议卧床不动的。
2017-11-13 14:3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脑梗死病人护理可采取卧床休息、鼻饲饮食、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压疮措施、控制血糖等方法进行。如果病情有加重迹象,应立即就医。
1.卧床休息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卧床休息有助于缓解脑水肿、颅内高压等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2.鼻饲饮食
通过胃管给予营养支持,每日分次注入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鼻饲可提供必要营养并预防吞咽障碍引起的吸入性肺炎风险;适合于长期卧床且不能自主进食者。
3.肢体被动运动
家属需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及变换体位,同时对瘫痪侧上下肢肌肉做按摩及屈伸活动。被动运动能增加血液循环、减少褥疮发生率,并防止关节僵硬与变形。
4.预防压疮措施
经常改变姿势,尤其是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使用加厚床垫或特制减压垫圈。预防压疮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缺血、缺氧而引起皮肤及深层组织坏死。采取上述措施可以减轻压力分布不均造成的伤害风险。
5.控制血糖
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并依据结果调整饮食结构及药物剂量。良好的血糖管理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神经病变和血管损伤,从而降低脑梗死后遗症发生概率。
脑梗死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脑部负担,影响病情恢复。此外,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024-01-22 08:16
举报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应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医学界认为脑梗塞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
2014-07-26 18:2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