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脚气> 下肢湿性坏疽

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下肢湿性坏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展到晚期的表现,说明病情已经比较严重。
下肢湿性坏疽通常发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由于长期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坏死。在合并感染时,会出现局部皮肤颜色改变、水肿、渗出液等症状。若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需密切监测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吸烟、高龄、肥胖等因素可能增加患下肢湿性坏疽的风险,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
针对下肢湿性坏疽,建议定期进行下肢血管检查以及血糖管理,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2-25 01:02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下肢湿性坏疽应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观察指端的皮肤颜色变化,如果发黑,没感觉,视情况,需要手术就得手术,需要截肢就要毫不保留的截肢,以保生命为第一准则。

2014-07-26 19: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高血压)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在周围血管疾患中,动脉的狭窄、闭塞性或动脉瘤性病变,几乎大部分都是由动脉硬化所引起。动脉硬化性病变一般是全身性疾患,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缺血症状。患肢有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和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有时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呈节段性和多平面性,好发于动脉的分叉起始部和管腔后壁部,动脉主干弯曲部也较常累及,病变远侧往往有通畅的流出道存在。

推荐医生更多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邢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