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类脂性肾变病是一种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内脂质沉积和纤维化。
类脂性肾变病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溶酶体功能障碍引起胆固醇酯和磷脂代谢异常,导致其在肾小球内积聚。这些脂质在细胞外基质中积累并形成泡沫样细胞,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患者可能经历慢性肾炎的症状,如浮肿、高血压、蛋白尿以及血尿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如贫血、疲劳、恶心呕吐等。
该病可通过血液生化检测、尿液分析、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活检来确诊。血液生化检测可显示血脂水平升高,尿液分析可发现蛋白尿和血尿,超声波检查可见肾脏增大,而CT扫描则能清晰地显示肾实质内的脂质沉积情况。治疗通常包括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水平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减缓疾病的进展。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以及环孢素等。
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保持健康体重,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同时遵医嘱服用药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1-16 16:17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飞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朋友,根据您描述的状况,建议您:自从引进血浆置换疗法后,原发性TTP的死亡率由90%降至10%左右。血浆置换机理是纠正酶的缺乏,去除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聚集的不利因子和自身抗体。祝早日康复。

2014-07-26 20: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岁之间,约60%是女性。起病急骤,病情严重,2/3病例在3个月内死亡,少数病例较缓慢,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

推荐医生更多

靳培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刑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