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常规尿胆原
补充说明:尿常规尿胆原
a******W 2014-07-26 20:5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常规中尿胆原水平增高可能表明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溶血性贫血、胆管炎或胆石症等疾病的存在,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
1.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损伤导致胆红素不能正常代谢和排泄,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出现黄疸。这会导致皮肤、眼白等部位发黄。对于肝细胞性黄疸,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保肝药物治疗,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2.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此时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增强,但排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受到抑制,结果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而发生黄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类药物进行治疗。
3.溶血性贫血
当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发生溶血性贫血,此时红细胞寿命缩短,间接胆红素产量增加,超过了肝脏处理和排泄的能力,进而引起黄疸。可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注射液、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4.胆管炎
胆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胆管炎症,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胆汁分泌不畅,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引发黄疸。患者可以按医嘱服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
5.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结石,结石移动或堵塞可引起胆汁排出受阻和胆汁返流,胆汁中的胆红素含量增高,进而引起黄疸。针对胆石症,手术切除病变胆囊是最常见的方法,例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CT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肝脏或胆道疾病。
2024-01-26 06:5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尿胆原(全称为尿胆素原),何谓尿胆原,老旧的红细胞在肝脏或脾脏会遭到破坏,此时红细胞中的血红素会变成所谓的胆红素,含在胆汁中排泄到肠内,在肠内被肠内细菌所分解而变成尿胆原。
2014-07-26 20:52
举报向医生提问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