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干出血的护理
补充说明:脑干出血的护理
2014-07-27 12: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脑干出血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体位、注意皮肤护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干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干血管破裂出血,可能与高血压、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原因有关,可能会出现头痛、肢体无力、面部麻木等症状。如果出血量大,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治疗。
2、注意体位
患者需要保持头高脚低位,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从而降低颅内压。
3、注意皮肤护理
脑干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瘀斑等症状。患者平时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抓挠,避免感染。
4、观察生命体征
脑干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不规律、心跳减慢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气管插管等方式治疗。
5、预防并发症
脑干出血患者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应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另外,患者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芹菜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4 06:37
举报葛永海 副主任医师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
擅长:内科相关疾病,高血压,高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心绞痛,房颤,室上速,心衰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
提问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病死率极高,出现昏迷早且重,可有分离斜视、歪扭斜视、眼球浮动、中央固定,治疗主要是控制再出血,控制颅压,预防脑疝形成,防治感染。建议您做好护理,患者安置于安静、整洁、舒适的病室中,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清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017-09-23 09:0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脑干出血的护理可以采取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神经外科干预。
1.卧床休息
患者应立即平卧位,头部抬高约30度,以免加重颅内压增高。因为脑干是呼吸循环中枢所在部位,如果受到压迫会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所以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来减少对脑干的压力。
2.控制血压
通过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将收缩压控制在150-160mmHg之间。脑干出血多由高血压引起,控制血压有助于防止进一步出血并减轻水肿。选择合适的血压范围是为了既保证脑干得到足够的血供,又不至于增加再出血的风险。
3.预防并发症
定期翻身拍背,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定时更换尿袋,以防感染发生。由于脑干出血后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此时需加强护理工作以预防其发生发展。
4.营养支持
提供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利于机体恢复,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以防诱发脑水肿。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监测每日液体出入量,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限制钠盐摄入。脑干出血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助于稳定病情。
在脑干出血的急性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以及肢体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二次损伤。此外,家属还应注意患者皮肤受压情况,避免因长期卧床导致压疮等问题。
2024-01-20 16:45
举报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搬运,以防出出血加重。大量脑出血昏迷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呕吐物返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防止脑缺氧。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感染并发症。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尿潴留者应置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置留导尿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防逆行泌尿系感染。
2014-07-27 12: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按照是否外伤因素引起的可分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和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