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内脏性肥胖器官
补充说明:内脏性肥胖器官
a***n 2014-07-27 15:11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内脏性肥胖指的是脂肪在腹腔内堆积引起的肥胖,通常是由于遗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药物影响、疾病因素等原因所致,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遗传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属于易肥胖体质,可能会导致子女出现肥胖的情况,部分女性可表现为内脏性肥胖,同时还可伴有月经不调、多毛等症状。对于遗传导致的内脏性肥胖,通常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式进行改善,如避免食用油腻、高糖的食物,如肥肉、巧克力等,同时还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减肥。
2、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肥肉、炸鸡等,可能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腹腔,从而引起内脏性肥胖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香蕉等,同时还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促进机体脂肪消耗,改善内脏性肥胖的情况。
3、缺乏运动
如果患者长期久坐、久站,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内脏性肥胖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促进内脏脂肪消耗,改善内脏性肥胖的情况。
4、药物影响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片、醋酸片等,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内脏性肥胖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引起肥胖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胶囊、利拉鲁肽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疾病因素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等疾病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内脏性肥胖的情况。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机体代谢功能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内脏性肥胖的情况,同时还可伴有乏力、心率减慢、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患者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腹围增大等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4-07-27 15:11
举报向医生提问
“内脏肥胖”这个新名词正在为人们所熟悉。所谓内脏肥胖所谓的内脏肥胖大多是因为代谢问题引起的,所以内脏肥胖症状我们也可以说成是“代谢症候群”,它主要是指引起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一系列复杂的生活习惯病的状态。“内脏肥胖”是体内营养过剩,堆积在内。“内脏肥胖”的临床表现为脂肪肝、胰腺炎、心脏病、中风等病症。
症状起因:肠肝循环是包括胆汁在内的体液,从肠到肝的一种体液循环。95%的胆汁在回肠末端被重新吸收,经过肝脏的门静脉回到肝脏,周而复始,每天循环6~8次。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毒素或脂肪摄入量超过胆汁的分解能力时,就会在体内累积下来,这就是内脏肥胖的成因。肝脏调节脂肪代谢的功能降低会导致体重增加。此外,肝脏功能受损还会减少HDL(有益胆固醇)的合成,使LDL(有害胆固醇)在体内沉积,从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脑中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可能疾病: 肥胖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