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炎> 肾小球肾炎>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或血管扩张术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是一种累及小动脉全层的坏死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器官缺血、梗死、出血等严重后果。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迅速控制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引起的全身各个系统急性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病情。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通过干扰机体免疫应答过程来减轻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上述药物能够调节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激活状态,降低体内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因子浓度,进而减少对受损组织造成的进一步损伤。
3.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通常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旨在预防血栓形成。显微镜下多动脉炎会导致血管壁出现炎性病变,引起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液黏度增加,此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状况并防止微血管栓塞的发生。
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是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来进行治疗。显微镜下多动脉炎会引起内膜增生、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现象发生,而抗凝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5.血管扩张术
血管扩张术是将一根细长柔软的导管插入到受影响的动脉处,然后使用特殊的工具将狭窄或堵塞的部分打开或移除。该手术可以直接解决显微镜下多动脉炎所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问题,恢复血流通畅,减少器官缺血的风险。
患者在接受显微镜下多动脉炎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血管负担。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均衡饮食,如低盐、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支持患者的康复进程。

2024-03-12 19:30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的临床表现各异,有的仅表现为轻微的系统性血管炎和轻微的肾功能衰竭;有的则急性起病,病情凶险,快速进展为肾功能衰竭并可因肺毛细血管肺泡炎导致呼吸衰竭。因此本病的治疗主要依据疾病的病变范围、进展情况以及炎症的程度来决定。

2014-07-27 16: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可侵犯肾脏、皮肤和肺等脏器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1948年,Davson等首次提出在结节性多动脉炎中存在一种以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亚型,称之为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icroscopic polyarteritis),因为其主要累及包括静脉在内的小血管,故现多称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1990年的美国风湿病学会血管炎的分类标准并未将MPA单独列出,因此既往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大多归属于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极少数归属于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目前普遍认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为一独立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很少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常见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肺的毛细血管炎。1993年Chapel Hill会议将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定义为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如毛细血管、小静脉或小动脉)无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坏死性血管炎。PAN和MPA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小血管的血管炎,包括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鉴于MPA、WG和CSS(Churg-Strauss syndrome)3种血管炎具有ANCA阳性、缺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相似特点,常共称为ANCA相关的血管炎。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