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小儿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小儿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可以通过钙剂与维生素D、低磷饮食、骨化三醇、降钙素、磷酸盐结合剂等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骨骼畸形和其他并发症。
1.钙剂与维生素D
钙剂与维生素D通过口服或注射给予,其中钙剂包括碳酸钙、柠檬酸钙等,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二者合用可促进钙吸收。该措施有助于改善骨骼健康,缓解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症状,因为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会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骼生长障碍。
2.低磷饮食
限制食物中磷的摄入是管理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关键步骤之一,可通过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磷饮料的消费实现。低磷饮食有助于控制血液中的磷水平,进而减轻相关症状,因为该疾病是由遗传缺陷导致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不全所致。
3.骨化三醇
骨化三醇是一种维生素D类药物,能够增加小肠黏膜细胞的钙结合力,促进钙的吸收利用。此药适用于治疗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主要是因为该药物能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从而纠正低血磷状态。
4.降钙素
降钙素通常作为皮下注射给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质流失。对于存在高钙血症并发症的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降钙素有助于降低血钙水平,保护心血管系统免受高钙负荷影响。
5.磷酸盐结合剂
磷酸盐结合剂如氢氧化铝镁片、复方铝酸铋颗粒等,每日按医嘱服用,以减少磷从尿液中的排泄量。该措施适合于那些因肾功能受损而出现高磷血症的患者,旨在通过减少肾脏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来稳定血液中的磷浓度。
建议定期监测患儿的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及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鼓励适量运动,如游泳,以增强肌肉力量,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折风险。

2024-03-14 18:08

举报

医生回答(1)

冯光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遍布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各省为多.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造成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佝偻病虽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降低,易并发肺炎,肠炎等感染,往往迁延不愈.因此,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病因:
(1)维生素D摄入不足:乳类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不能满足小儿正常正长发育需要,若不补充鱼肝油,蛋黄等含维生素D的食物,就易患佝偻病.
(2)日光照射不足:小儿如经常在室内活动,又不开窗,极易患佝偻病.
(3)生长速度快:骨骼生长迅速,钙磷需要量大,相对容易缺乏维生素D.
(4) 其他疾病或药物作用:胃肠和肝胆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肝,肾严重损害使维生素D羟化发生障碍.
二.临床表现:
gggg主要表现有生长骨的骨骼改变,肌肉松驰及神经精神症状.临床上按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早期(初期),活动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1.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小儿多汗,夜惊,易激惹,烦燥.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此时骨骼症状不明显.
2.激期,除上神经精神症状更明显外,主要是骨骼改变:如方颅,前囟迟闭,乳牙萌出推迟,鸡胸,“O”或“X”形腿,脊柱后凸畸形等.
3.恢复期,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如激惹,烦躁,出汗等逐渐好转而至消失.
4.后遗症期,活动期临床症状消失,仅严重佝偻病患儿后遗轻重不等的骨畸形.
三.诊断:
根据VD缺乏的病史,临床表现,血生化改变及骨骼X线检查诊断.应注意与低血磷性抗D佝偻病,维生素D低赖性佝偻病,肾性佝偻病,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相鉴别.
四.治疗:
(一) 活动期的治疗:1. 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经常晒太阳,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2. 药物疗法: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
(二) 恢复期治疗:夏秋季多晒太阳,冬季给予维生素D以防来年春季复发.
(三) 后遗症的治疗:不需药物治疗,应加强体格锻练,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五.预防:
以*岁以内小儿为重点,系统管理到*岁,作到抓早,抓小,抓彻底.
1.新生儿期:
(1) 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户外活动.
(2) 对早产,双胞胎,人工喂养儿或冬季出生的小儿于生后 1-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40iu,连续服用,不能坚持口服者可给维生素D 10万iu~20万iu 一次肌注, 也可同时给予适量钙剂,每日不超过0.5g.
2.婴幼儿期的预防:
(1)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但不要过早添加谷类食品(6个月左右再加).
(2) 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平均每日1小时以上.
(3) 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可给维生素D20-40万iu单位于冬春季一次肌注,同时可适量补加钙剂.
(4) 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例如:肝类,虾皮,木耳, 海带,牛奶,奶油,鱼子,蛋黄,肉,禽,鱼等,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脂肪.

2014-07-27 21: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D

维生素D(vitamin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又可分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多含于植物性食物中,它是由植物的麦角固醇经阳光照射而合成的,维生素D3可由人体皮肤和脂肪组织在7-脱氢胆固醇经过阳光照射合成。维生素D属脂溶性维生素,来自食物中的维生素D与脂肪一起经小肠吸收,在胆汁协助下形成乳糜微粒,由淋巴管进入血液,与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3一起转运入肝脏。在肝脏中经肝细胞微粒体中的单氧酶系统(25-羟化酶)的作用,形成25(OH)D3。25(OH)D3在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内α羟化酶系统的作用下转变为1,25(OH)2D3,它是维生素D最大的生物作用形式,可以促进肠道钙结合蛋白的合成,并通过下列三方面使血清钙、磷含量增高:①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和运转,增加在体内的留存;②提高肾小管对钙、磷离子的再吸收,使尿钙、磷排出减少;③当低血钙膳食中缺钙时,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作用下促进钙、磷的吸收,动员骨中钙、磷释出。因此在维生素D缺乏初期,血钙是正常,血磷略低。当维生素D进一步降低时,即使PTH分泌增加,由于原尿中钙含量的减少,回吸收的钙量不多,此时血钙也降低。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