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浅睡> 浅睡> 脑电波速度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脑电波速度的描述需要进行脑电图检查,通常包括振幅降低、频率减慢、节律异常、背景活动减少和α节律缺失等指标。这些发现可能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建议咨询神经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1.振幅降低
大脑皮层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神经元兴奋性下降,从而影响脑电信号的振幅。此症状可能涉及广泛的大脑区域,但通常首先影响额叶和顶叶。
2.频率减慢
频率减慢可能是由于神经递质失衡或神经元同步化障碍导致的。这种表现可能集中在中央前回、扣带回等特定的功能区。
3.节律异常
节律异常可能源于神经元放电模式改变或神经网络连接异常。这些不规则的节律可能出现在颞叶、枕叶等区域。
4.背景活动减少
背景活动减少可能反映了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减弱,这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效率下降有关。这一特征可能反映在整个大脑中,尤其是海马体、杏仁核等结构。
5.α节律缺失
α节律缺失可能与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或神经递质失衡有关。这种情况多见于顶叶和枕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以评估大脑结构是否异常。此外,还可以进行睡眠脑电图监测来评估睡眠质量。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或神经营养剂。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同时注意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群和Omega-3脂肪酸。

2023-12-28 03:55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筱婕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夜睡眠中约有4—5个睡眠周期反复交替。根据脑电图及其他身体的变化判断,正常人入睡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可分四个阶段,刚入睡时,朦朦胧胧,很容易被惊醒,并能听到周围发生的事情,这是睡眠开始的第1阶段(几分钟),又称朦胧期或瞌睡期;接着进入第2阶段,属于浅睡期(约30—40分钟),2期睡眠是睡眠时间中最长的一个阶段,若以整夜计算,该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50%;随即第3、第4阶段的深度睡眠出现,脑电图的波形变为高而宽的δ波,又称δ睡眠,睡得很沉,意识消失,10岁以前的儿童深度睡眠比成年人多,而且更深,当他们处在深度睡眠阶段,几乎不可能将他们弄醒。60岁以后深度睡眠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经过70—90分钟左右,进入另一期性质不同的睡眠,此时,眼球作间断性快速地来回运动,叫快速眼动睡眠,从入睡到为一个周期,然后再从浅睡进入深睡眠到REMS结束为第二个睡眠周期,如此,一夜睡眠经历4—5个睡眠周期的交替。大部分深度睡眠出现在前面2—3个周期,即入睡后3—4小时深度睡眠已经完成,这是恢复机体最有效的睡眠时间。越到后面的周期持续时间越长,第一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只有5—10分钟,醒前最后一个周期的可长达30—40分钟。

2014-07-27 22: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电图 (EEG)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