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黄瘤> 播散性黄瘤伴尿崩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播散性黄瘤伴尿崩表现为尿崩、多尿,通常伴有高脂血症、角化过度和黄瘤。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代谢紊乱,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尿崩
尿崩是指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小管对其不敏感导致肾脏重吸收水分减少,从而引起大量低比重尿液排出。此时机体为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会通过增加尿量来稀释尿液。主要表现为排尿频繁且尿量增多,可能伴有口渴、夜间多次起夜等症状。
2.多尿
多尿是由于尿崩症患者存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不能被充分地水润,进而导致尿液浓缩障碍而出现多尿的现象。通常每天尿量超过4L,可能伴随频繁排尿但每次尿量不多的情况。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因为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升高,使得血液中脂肪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可引起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偏高,可能导致皮肤下脂肪沉积形成黄色斑块即黄瘤。
4.角化过度
角化过度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维生素A缺乏、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皮肤角质层增厚。典型表现为皮肤表面粗糙、干燥,严重时可能出现鳞屑或结痂。
5.黄瘤
黄瘤的发生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当血脂水平过高时会导致其在真皮内沉积形成黄瘤。黄瘤通常出现在皮下组织丰富区域如眼睑周围,也可分布在全身各处。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糖监测、血脂检测以及尿常规检查以评估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情况。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疗法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服用他汀类药物改善血脂异常。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并定期锻炼。

2024-03-01 03:37

举报

医生回答(1)

关涵韵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播散性黄瘤伴尿崩症是皮肤黏膜播散性黄瘤伴发尿崩症,二者特异性的结合。很少见,主要发生于幼儿和青少年。该病是一种正常血脂性黄瘤病,偶有继发性高脂血症发生。约50%病例伴发尿崩症。

2014-07-27 23: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

尿崩,一般为尿崩症的简称。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 症状起因:1、原发性(原因不明或特发性尿崩症)尿崩症:约占13~12不等。通常在儿童起病,很少(20%)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这一诊断只有经过仔细寻找继发原因不存在时才能确定。当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高泌乳素血症或经放射学检查具有蝶鞍内或蝶鞍上病变证据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原因,密切随访找不到原发因素的时间越长,原发性尿崩症的诊断截止肯定。有报道原发性尿崩症患者视上核、室旁核内神经元减少,且在循环中存在下丘脑神经核团的抗体。2、继发性尿崩症:发生于下丘脑或垂体新生物或侵入性损害,包括:嫌色细胞瘤、颅咽管瘤、胚胎瘤、松果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白血病、组织细胞病、类肉瘤、黄色瘤、结节病以及脑部感染性疾病(结核、梅毒、血管病变)等。3、遗传性尿崩症:遗传性尿崩症十分少见,可以是单一的遗传性缺陷,也可是DIDMOAD综合征的一部分。(可表现为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耳聋,又称作Wolfram综合征)。4、物理性损伤:常见于脑部尤其是垂体、下丘脑部位的手术、同位素治疗后,严重的脑外伤后。外科手术所致的尿崩症通常在术后1~6天出现,几天后消失。经过1~5天的间歇期后,尿崩症症状永久消失或复发转变成慢性。严重的脑外伤,常伴有颅骨骨折,可出现尿崩症,燕有少数病人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创伤所致的尿崩症可自行恢复,有时可持续6个月后才完全消失。

  • 可能疾病: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  尿毒症性心肌病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常见检查: 禁水加压素试验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