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胡单强 主治医师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

擅长:脑血管病,及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

提问

痉病是中医病名,指抽搐。抽搐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肝风内动、痰热扰神、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精神紧张或者是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大脑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就可能会引起短暂性的抽搐。通常在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2、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是指肝脏阴阳失调,导致肝风内动,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抽搐、眩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痰热扰神

痰热扰神是指痰火扰心,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烦失眠、抽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温胆汤、黄连温胆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4、气血亏虚

如果患者存在气血亏虚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身体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红枣、桂圆等食物进行调理。

5、肝肾亏虚

肝肾亏虚是指肝脏和肾脏的阴液不足,可能与久病失调、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食物进行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8-07-26 13:57

举报

医生回答(2)

谢廷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痉病临床表现
肢体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痉病的证候特征。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发病多数较急,也有慢性久病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轻微项背强几几,或仅限于某一脏一腑、一经一络出现一定范围的拘挛、强急。邪壅经络,以发热胸闷,龄齿,腹胀便秘为主;温热致痉以喷射性呕吐,自汗,口渴喜饮,两目上视,昏厥,谵语,牙关紧急为主;阴血亏虚是因禀赋素虚或失血失液、病后而发,伴神疲,气短,自汗等症。

2014-07-28 09:25

举报

冯光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痉病病因病机
1.邪壅经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痉”(《温病条辨·痉因质疑》),若感受外邪,留滞壅塞于经络,气血不能运行,筋肉失养而拘急发痉。如《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所说:“脉者人之正气正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蜷挛之证见矣。” 2.热甚发痉或外感火热之邪,或情志过激,内生肝火等,若火热炽盛,必耗灼阴津,筋脉失濡而挛急发痉。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说:“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亦即“木火同气,热盛生风。”
3.阴血亏损多由误治或它病所致。误治者,即汗、吐、下太过,阴精耗散;它病所致者,即产后失血或汗证、血证、呕吐、泄泻、久病体虚等,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而成。如《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温病条辨·湿痉或问》说:“以久病致痉而论,其强直背反瘛疯之状,皆肝风内动之为也。”此即阴虚生风、血虚生风之谓。
4.瘀血内阻多因病久人络,络血不畅而瘀,或外伤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进而闭阻脉络,血不养筋而病痉。

2014-07-28 09: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痉病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证的一类病证。西医的各种脑炎、脑肿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抽搐等。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