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精选回答(1)

董丽燕 主管护师 抚州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妇产科,内科各种疾病,传染性疾病护理。

提问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脑出血。脑出血后会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属于出血性脑梗死的一种类型。

脑出血后会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出现水肿,颅内压增高,引起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比如嗜睡、昏迷等。还会导致患者的血液凝固性增高,从而形成脑血栓,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比如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等。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

2019-01-23 22:23

举报

医生回答(2)

江雨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不同于普通脑梗塞时形成的白色软化灶,而表现为红色软化。显微镜下见软化区的格子细胞内含大量含铁血黄素,使组织呈黄色或棕色。吞噬细胞含铁血黄素的格子细胞,可多年甚至永久不消失。多见于脑栓塞时,因栓子动脉后常发生阻塞处以远的动脉痉挛,当痉挛解除后栓子流向末梢血管,原被梗阻区血管壁坏死、出血,形成出血性梗死。也见于因低血压而致的脑梗死。

2014-07-28 10:42

举报

方安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常见以下两种情况:①心源性脑栓塞:多种心脏疾病在心律骤变时栓子脱落引起脑梗死栓塞血管易于再通受损血管壁脆弱易破当血液重新涌入时即发生栓塞区出血。②大面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容易发生出血。病理研究发现,栓塞性脑血管病的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4%~71%,非栓塞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为2%~21%。因此栓塞性脑梗死要特别警惕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

2014-07-28 10: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梗塞形成,脑梗死后脑出血)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是指在脑梗死期间,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这种现象称之为出血性脑梗死或脑梗死后脑出血。  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个特殊类型,1951年Fisher和Adams首先提出出血性脑梗死这一名称,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及CT、MRI等影像学的应用普及,出血性脑梗死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