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尿崩症水中毒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尿崩症引起的水中毒可以通过限制水摄入、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渗透性利尿剂、补充电解质溶液、轻度脱水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限制水摄入
通过减少每日饮水量来控制水分摄入,通常建议患者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该措施有助于缓解尿崩症引起的多尿症状,从而减轻水中毒的风险。
2.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
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可用于治疗尿崩症,按医嘱调整剂量。此方法能够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排尿次数及量,防止过多水分流失导致水中毒。
3.渗透性利尿剂
常用的有甘露醇、山梨醇等,在医生指导下定时服用。这些药物提高血浆渗透浓度,促进水分从肾脏排出,进而改善上述病症引起的相关不适。
4.补充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平衡紊乱是尿崩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补充钠盐、钾盐等电解质。此举可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状态,支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运行,维护内环境稳定状态。
5.轻度脱水
对于存在水肿或心力衰竭风险者慎用;遵循医嘱逐步减少水分摄入量。该策略旨在减少体液总量,缓解由过量液体造成的压力,但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防加重原发疾病。
在治疗尿崩症伴随的水中毒时,应严格监控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限制水摄入,以免影响正常的生理需求。同时,定期评估并调整用药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024-01-05 22:45

举报

医生回答(1)

沈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医学虽无“尿崩症”之命名,但是古代医学典籍《外台秘要》引《古今尿验》中有类似此症的记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皮甘者,皆是消渴病也.”《诸病源侯论》说:“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寒,不能约水故也.”临证中,此类病人多无“尿甘”之征象,只是饮多,溲多.因此,认为此病乃是属于下焦虚寒,膀胱不能制约,肾关门不利之尿崩症.

2014-07-28 14: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