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腓骨肌萎缩症一般是指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主要是由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足部畸形、感觉异常等症状。

1、双下肢无力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会出现双下肢无力的症状,通常在早期会出现下肢无力的情况,在活动后症状会加重,休息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2、肌肉萎缩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也会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通常会出现小腿前侧的腓骨肌肉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大腿肌肉萎缩的情况。

3、足部畸形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足部畸形的情况,如足下垂、足内翻等,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出现足部骨折的情况。

4、感觉异常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的情况,如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等,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

5、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弓形足、锤状趾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腓骨肌萎缩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症状,还需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恢复。

2014-07-28 15:04

举报

医生回答(1)

金映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典型的腓骨肌萎缩症。双下肢呈倒立酒瓶状,同时出现足弓高耸、爪形趾、马蹄内翻畸形等,行走时表现特殊的跨越步态。表现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2014-07-28 15: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腓骨肌萎缩症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Charcot-Marie-Tooth综合征)

腓骨肌萎缩症(peronialmyoatrophy)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最常见的家族性周围神经病,约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慢性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状和体征比较对称,多数患者有家族史。由于以腓骨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故又称腓骨肌萎缩症(peroneal myoatrophy)。根据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所见,将CMT分为Ⅰ型及Ⅱ型,CMTⅠ型称肥大型(hypertrophic type),CMTⅡ型称轴索型(neuronal type)。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