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粪石形成可能与饮食习惯不当、长期使用泻药、胆道梗阻、慢性便秘、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等病因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饮食习惯不当
由于食物中含有的钙、镁等矿物质成分较高,在肠道内长时间滞留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进而导致粪便变硬而难以排出。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纤维素和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增加水分摄取量,有助于改善症状。
2.长期使用泻药
长期服用泻药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影响粪便的正常排泄,可能导致粪石的形成。建议咨询医生后更换为促胃肠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如莫沙必利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等。
3.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狭窄或堵塞,使胆汁无法顺利流入小肠。当胆汁流动受阻时,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会结晶并最终形成结石。对于胆道梗阻患者,可遵医嘱采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运动功能减弱,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吸收过多,容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形成粪石。可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不适症状,也可适当食用香蕉、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排便。
5.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胆汁代谢异常,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小肠,而在肝脏内堆积,进一步加重了胆汁淤积,促进了胆石的形成。针对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利胆类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波检查以监测粪石的情况,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2024-01-31 15:32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粪石形成小肠里的大便掉进阑尾里就能逐渐形成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考虑使用手术治疗

2014-07-28 16: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大便失禁 (肛门失禁)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copracrasia)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亦称大便失禁。肛门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医生更多

李景瑞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