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脑干出血如何护理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脑干出血的护理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同时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给予营养支持,并进行心理护理。
1.卧床休息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4-6周,以减少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因为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一旦受到外伤或者出现病变,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加重病情。
2.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来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使其稳定于正常范围。脑干出血多由高血压引起,控制血压有助于防止再次出血并促进血肿吸收。
3.预防并发症
包括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感染等,可通过定期翻身拍背、肢体活动及尽早下床活动等方式实现。这些措施旨在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减轻因长期卧床引起的不适感,从而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4.营养支持
提供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机体恢复,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盐分以防血压波动过大。
5.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恐惧情绪;同时鼓励家属陪伴,营造温馨氛围。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康复过程顺利进行;反之,持续的压力可能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进一步加剧血压控制难度。
在脑干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意识水平和瞳孔大小,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二次损伤。此外,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通过使用吸痰管或呼吸机来实现。

2024-03-02 19:22

举报

医生回答(1)

许倩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 按时服药 控制好血压 对患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 锻炼要循序渐进 但要坚持下来 每天都要进行 对患侧肢体可以进行按摩 理疗 针灸等治疗 日常生活上注意护理 保持卫生 避免发生褥疮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药物方面遵医嘱即可

2014-07-29 21: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脑干出血 (桥脑出血)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其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下的,死亡率17.1%左右。脑干出血量在15ml以上,死亡率 81.8%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20ml以上的死亡率更高。出血量较少者(6~9ml左右),一般在大量应用白蛋白1~2周左右,意识障碍多有恢复,脑干功能障碍明显好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在中等量脑干出血(10~14ml左右)、症状较重者,大剂量持续应用白蛋白一般在3~4周左右,部分病人生命体症渐趋于平稳。

  • 症状起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脑干出血多由高血压导致基底动脉中央支破裂引起。往往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引起昏迷,可立刻昏迷、四肢瘫、针尖样瞳孔,数小时内死亡;水平眼球运动受累而垂直眼球运动佳,有的病例可以出现眼球上下跳动。对侧眼球出现5秒间隔的游动。病又往往出现四肢瘫,去大脑强直。有时可以出现中枢性高热、呼吸异常。出血可破入四脑室,血肿向腹侧扩展,导致居中的固定瞳孔,小的基底部出血可引起“闭锁综合征”;未累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小出血常常没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预后良好。

  • 可能疾病: 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 脑出血 脑胶质瘤 高血压性脑出血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脑外科、急救、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