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2)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考虑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也可能是肝炎、溶血性贫血、肝硬化、胆囊炎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容易导致肝功能损伤,从而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多加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人工肝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3、溶血性贫血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容易诱发溶血性贫血,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醋酸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4、肝硬化

肝硬化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肝脏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5、胆囊炎

胆囊炎主要是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疾病。由于胆汁排泄障碍,会导致间接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消炎利胆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2 02:37

举报

彭涛 副主任医师 房县军店镇中心卫生院

擅长:呼吸,消化,心脑血管

提问

你好,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终末产物,在肝、脾和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中,微粒体的血红蛋白氧化酶将血红蛋白转换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能由肾脏排出,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阳性反应,这种未结合胆红素为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是由于胆红素的产生过度、肝重吸收减少或肝结合能力下降所致。建议到医院肝病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018-11-23 21:43

举报

医生回答(2)

欧晨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间接胆红素高可能是由于肝细胞损伤、溶血性贫血、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肝细胞损伤
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使间接胆红素无法正常转化为直接胆红素,从而引起其浓度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2.溶血性贫血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而被大量破坏,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进而出现间接胆红素偏高的现象。因为红细胞破坏后会产生大量的胆红素,超过肝脏摄取和结合的量,就会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偏高。对于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补充造血原料,改善不适症状。
3.胆汁淤积性肝炎
胆汁淤积性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代谢障碍,胆汁不能顺利流入肠道,逆流进入血液中,导致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类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受损,间接胆红素的代谢和转化受到影响,导致其在体内的积累,进而引起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现象。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5.肝癌
肝癌患者的肝细胞受到破坏,间接胆红素的代谢途径受阻,导致其在体内的浓度增高。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以及化疗等,如结节摘除术、射频消融术等。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活检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肝脏疾病。

2024-01-22 04:46

举报

罗成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临床上把皮肤,巩膜和小便黄染称为“黄疸”,这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多引起的.因为胆红素的颜色是黄的,所以会出现黄疸.

2014-07-29 21:5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