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多寐
补充说明:多寐
a******W 2014-07-30 08: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呼吸如慢性咳嗽、过敏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肿瘤等;消化道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结肠炎;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骨关节病如膝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
提问
多寐常见的症候类型是不寐中的虚证类型。
多寐,是指患者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多寐的病因病机多种多样,有虚有实,有脏腑失调、气血阴阳失调等,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多寐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睡眠时间、深度、节律的异常,甚则彻夜不眠等。多寐的治法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主。多寐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归脾汤等方药,或者安神丸、朱砂安神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此外,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干扰,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如果患者出现不寐的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9-04-02 15:42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多寐可能与脾虚湿困、心肾不交、痰浊内扰等病理机制有关。
多寐可能与脾虚湿困、心肾不交、痰浊内扰等病理机制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脾胃运化失常,进而引发睡眠过多的症状。由于脾虚湿困等原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多寐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舌苔厚腻、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进行中药调理以改善病情。
此外,过度疲劳或长期精神紧张也可能会导致暂时性的睡眠障碍,但这种情况通常可以通过休息或放松心情来缓解。
针对多寐症状,中医强调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同时可配合针灸疗法或适量运动以改善体质。
2024-02-13 19:03
举报寐 病证名。同多眠症。《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谓多寐为心肺之病。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虚衰,不能生土而健运。可以多种原因引起。若体重或浮而多寐,为湿胜,宜平胃散加防风、白术。食方已即困倦欲卧,为脾气弱不胜食气,俗称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四肢怠惰而多寐,为气弱,宜人参益气汤。长夏懒怠,四肢无力,坐定即寐,为肺脾两经之气本弱,复因炎暑所逼而致,宜清暑益气汤。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为余邪未清,正气未复,宜沈氏葳蕤汤。狐惑症见默默多眠,可辨证选用甘草泻心汤内服、苦参汤熏洗。风温阳脉浮滑,阴脉濡弱,发热,咽干口苦,微恶寒,闭目欲眠,为少阴伏邪发出,更感太阳客邪,宜黄芩汤加桂枝、石膏,甚则葳蕤汤加减。热病得汗后,脉沉细身冷喜卧,或脉沉细昏沉不省,为阳气内遏,急与药令四肢温缓,不尔有熟睡死者,宜四逆汤。汗下后酣眠者,为正气已复,可不用药。参见嗜卧、多眠、善眠等条
2014-07-30 08:2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外来的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出现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等。对于这种疾病,就需要采用补养阴液的方法来治疗,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此外,对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不当,比如说过度发汗,也会使体内阴液损伤,而导致“虚火(热)”。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明医杂著》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治宜清金养营,疏邪润燥为主。
可能疾病:赤脉传睛
就诊科室: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