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2)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希尔施普龙病。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近端结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1.保守治疗痉挛肠段短、便秘症状轻者
可暂采用综合性非手术疗法,包括定时用等渗盐水洗肠(灌洗出入量要求相等,忌用高渗、低渗盐水或肥皂水),扩肛、甘油栓、缓泻药,避免粪便在结肠内淤积。若以上方法治疗无效,虽为短段巨结肠亦应手术治疗。
2.结肠造瘘
保守治疗失败或患者病情严重、不具备接受根治手术条件患儿,均适用结肠造瘘术;
3.根治手术

2018-03-09 22:42

举报

牛建海 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胃肠疾病、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胆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巨肠症一般是指巨结肠,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由于肠道神经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呕吐、腹部包块等。

1、腹胀

由于肠道内的食物残渣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肠道内的压力增高,患者会出现腹胀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便秘

巨结肠的患者由于肠道内的食物残渣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肠道内的粪便干结,患者会出现便秘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肠造瘘术进行手术治疗。

3、呕吐

由于肠道内的食物残渣无法及时排出体外,患者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腹部包块

由于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堆积,患者会出现腹部包块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腹部包块的消除。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5、其他症状

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9-03-14 19:53

举报

医生回答(2)

许倩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巨肠症是一种先天性肠道发育异常,典型表现为肠道某段明显扩张和积聚大量内容物,导致肠管直径超过正常范围。
巨肠症是由于胚胎期结肠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或分布不均所致,使远端结肠失去正常的运动功能,从而引起近端结肠代偿性肥厚与扩张。病变部位通常位于升结肠或横结肠,但也可累及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患者可能经历腹痛、便秘、呕吐、腹部肿块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并发症。
巨肠症可通过直肠指诊、钡剂灌肠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基因检测来诊断。其中,钡剂灌肠X线检查显示典型的“鸟嘴”征,即末端狭窄呈鸟喙状突出,而远端则有明显的充盈缺损。治疗巨肠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和建立永久性肠道造口术。对于新生儿而言,可考虑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然后尽早进行手术。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和纤维镜检査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024-03-03 08:54

举报

李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肠这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便后及时清洗,吹干,消毒。

2014-07-30 17: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拉肚子 (腹泻,泻肚子)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