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皮肤松弛症
补充说明:皮肤松弛症
a******W 2014-07-30 21:5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皮肤松弛症是一种皮肤疾病,其特征是皮肤松弛,多见于30~50岁的人群。
皮肤松弛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此外,频繁晒太阳、过度肥胖等因素也可能会诱发皮肤松弛症。皮肤松弛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褶皱,皮肤松弛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脱垂、脐疝、腹股沟疝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尿素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拉皮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护用品,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日晒。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皮肤松弛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8-07-05 18:3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皮肤松弛症是一种以皮肤下垂和失去紧致度为特征的皮肤老化疾病,通常与胶原蛋白流失、皮肤弹力纤维减少有关。
皮肤松弛症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逐渐减少,导致皮肤组织支撑减弱而引起的。此外,遗传因素、紫外线暴露、激素变化、体重快速下降等也可能影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皮肤松弛症的症状包括面部皮肤下垂、皱纹加深、颈部皮肤松弛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如腋窝、乳房下的皮肤松弛。
皮肤松弛症可以通过体格检查来诊断,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出现下垂、皱纹加深等症状。必要时,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或生物组织活检以评估皮肤结构的变化。皮肤松弛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和非外科疗法。外科手术包括面部提升术、颈部收紧术等;非外科疗法则有射频紧肤、激光治疗等。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减缓皮肤老化的进程。同时注意防晒,避免过度日晒,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2024-03-10 03:03
举报皮肤松弛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皮肤松弛症的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多数病例为散发性,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所决定,也有少数显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皮肤松弛症的致病基因有多个,主要包括ELN、FBLN5、PYCR1和ATP7A等等。其中ELN基因编码弹力蛋白,作为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弹力蛋白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中,赋予组织弹性回复力和对外耐受力。ELN基因突变导致弹力蛋白合成与分泌障碍,造成弹力蛋白结构异常而致病。FBLN-5是一个胞外基质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富含弹性蛋白的组织中,可通过与其它胞外蛋白相互作用而调节基质的结构。FBLN5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弹性蛋白错误的折叠,进而蛋白分泌受阻影响了其与原弹性蛋白和原纤维蛋白的结合,最终产生皮肤松弛症的病变。PYCR1编码的蛋白质位于线粒体内,PYCR1基因突变造成线粒体功能改变及结缔组织老化,进而造成皮肤松弛症患者早衰的表现。ATP7A 基因编码ATP7A 蛋白,是铜离子进行跨膜转运的离子泵。发生突变时ATP7A蛋白表达减少或功能障碍甚至丧失,从而导致细胞对铜的转运障碍,造成结缔组织异常和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最终导致X-连锁隐性遗传性皮肤松弛症与门克斯病的临床表现。
获得性皮肤松弛症可起病于任何年龄。本病基本病因不明,可能与生化缺陷致弹性组织合成异常、弹性纤维减少以及与铜代谢异常、体液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2014-07-30 21:5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皮肤松垂(dermatolysis)又称皮肤松弛症(cutis laxa),或全身性弹力纤维松解症(generalized elastolysis),系皮肤弹力纤维先天发育缺陷而引起的一种皮肤松垂疾病,并可侵犯全身结缔组织,涉及心血管、呼吸、泌尿等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通常分为先天型与获得型两类。
多发人群:30岁以上女性 以及皮肤松弛症遗传性患者
临床检查:真菌组织病理学
治疗费用:市医院约(3000—— 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