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补充说明: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a******W 2014-07-31 01: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是一种少见的糖尿病类型,多见于30岁以下的肥胖妇女,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
1、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大,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从而导致本病。
2、临床表现
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糖尿病类似,通常患者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患者可能会伴有皮肤瘙痒、乏力、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等症状。
3、检查结果
患者进行血糖检查时,空腹血糖多在7.0mmol/L以上,而尿糖通常为阳性。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空腹血糖多在6.1mmol/L以上,而服糖后2小时血糖多在7.8mmol/L以上。
4、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控制高血糖、控制代谢紊乱、治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吡格列酮片、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预后
本病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时机有关,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血糖可以得到控制,并且能够正常生活。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预后较差。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骑车、打球、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018-04-30 05:4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脂肪萎缩性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饮食疗法调整、胰岛素替代疗法、口服降糖药、血糖监测、运动疗法等方法来控制病情。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饮食疗法调整
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比例来优化饮食结构,旨在控制餐后高血糖。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减轻脂肪代谢负担,对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患者有益。
2.胰岛素替代疗法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起始剂量和注射时间,在每日固定时间点给予皮下注射;可能需要根据空腹及餐后血糖值调整剂量。此方法适合那些存在严重高血糖且无法仅靠饮食管理的个体使用;可快速降低血糖以防长期高糖导致的并发症发生。
3.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需依据医生处方选择合适品种并按时服用。这类药物能够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或者改善其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血糖监测
定期使用血糖仪测量指尖毛细血管血样,通常空腹和餐后30分钟检测。了解自身血糖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低血糖风险。
5.运动疗法
非肥胖者可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至少持续45min,每周至少3次。运动有助于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进而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低血糖反应。
建议定期复查,尤其是对于新诊断的患者,因为此时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控制病情。
2024-01-16 18:31
举报你好。换换地方注射,试试有问题的地方,按摩、热敷。获得性脂肪萎缩的治疗方法是停用胰岛素。本组停胰岛素后,改口服降糖药,2例给予治疗、小剂量人胰岛素脱敏,收到良好效果。有文献提出,可用他汀类、噻唑烷二酮 药物等治疗脂肪萎缩,其机理及效果待试验室和临床证实。
2014-07-31 01:4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损伤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周围神经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片
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I)
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适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参见临床试验)。 使用限制 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尚未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进行本品的研究。尚未确定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是否会增加胰腺炎发生的风险(参见注意事项,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