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可以考虑血小板输注、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剂或脾脏切除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1.血小板输注
当患者出现出血倾向时,通过静脉注射外源性血小板的方式提高血液凝固能力。该方法能够快速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缓解出血症状,适用于治疗由遗传性或获得性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2.抗生素治疗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口服或静脉给药方式;疗程依据医嘱执行。此措施针对细菌感染提供预防及治疗作用;可降低因感染所致全血细胞减少风险。
3.免疫调节剂
遵循医师指导,在规定时间内服用特定剂量的免疫调节药物;可能需长期使用。这类药品有助于调整机体免疫应答异常状态;对某些遗传性血液病有积极作用。
4.脾脏切除术
手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或腹腔镜技术,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术后管理包括伤口护理及观察并发症发生。脾脏切除可减轻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如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问题;但须考虑潜在风险如感染增加。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监测患儿的血象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促进健康。

2024-03-10 21:24

举报

医生回答(1)

谢昌盛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其变异很大,呈非周期性波动从零到接近正常。轻症病儿在感染时粒细胞计数可升至正常,几乎每天都有变化,使诊断极为困难。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嗜酸细胞增高与粒细胞减少程度和感染无关,常见轻度贫血(因炎症所致)和反应性血小板增高。

2014-07-31 11: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假性粒细胞减少症(pseudoneutropenia)为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患者周围血中粒细胞波动范围较大,变化很快,无原发病亦无反复感染者可统称为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呈间歇发作,粒细胞中度减少,过程良好。当血流速度减慢时,粒细胞易于附着在小血管壁上,致边缘池中的粒细胞增多。注射肾上腺素后粒细胞可升高至正常或升至试验前的1~2倍,可作为诊断此病的依据。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