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补充说明: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a******W 2014-07-31 11:09
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 小儿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增高 粒细胞减少 贫血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可以考虑血小板输注、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剂或脾脏切除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1.血小板输注
当患者出现出血倾向时,通过静脉注射外源性血小板的方式提高血液凝固能力。该方法能够快速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缓解出血症状,适用于治疗由遗传性或获得性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2.抗生素治疗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口服或静脉给药方式;疗程依据医嘱执行。此措施针对细菌感染提供预防及治疗作用;可降低因感染所致全血细胞减少风险。
3.免疫调节剂
遵循医师指导,在规定时间内服用特定剂量的免疫调节药物;可能需长期使用。这类药品有助于调整机体免疫应答异常状态;对某些遗传性血液病有积极作用。
4.脾脏切除术
手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或腹腔镜技术,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术后管理包括伤口护理及观察并发症发生。脾脏切除可减轻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症状如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问题;但须考虑潜在风险如感染增加。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监测患儿的血象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促进健康。
2024-03-10 21:24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其变异很大,呈非周期性波动从零到接近正常。轻症病儿在感染时粒细胞计数可升至正常,几乎每天都有变化,使诊断极为困难。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嗜酸细胞增高与粒细胞减少程度和感染无关,常见轻度贫血(因炎症所致)和反应性血小板增高。
2014-07-31 11:09
举报向医生提问
假性粒细胞减少症(pseudoneutropenia)为粒细胞分布异常所致,患者周围血中粒细胞波动范围较大,变化很快,无原发病亦无反复感染者可统称为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呈间歇发作,粒细胞中度减少,过程良好。当血流速度减慢时,粒细胞易于附着在小血管壁上,致边缘池中的粒细胞增多。注射肾上腺素后粒细胞可升高至正常或升至试验前的1~2倍,可作为诊断此病的依据。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解毒维康片
清热解毒,补益肝肾。用于白血病热毒壅盛,肝肾不足证及放疗和化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等症。
伊曲康唑口服液
-治疗HIV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的口腔和/或食道念珠菌病。-对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移植患者和预期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亦即<500细胞/μ1)的患者,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对于伴有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疑为系统性真菌病时,可作为伊曲康唑注射液经验治疗的序惯疗法。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