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胆管胆汁性肝硬化
补充说明:胆管胆汁性肝硬化
a******W 2014-07-31 14:54
我要咨询
医生回答(2)
胆管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液中转氨酶会升高。
胆管胆汁性肝硬化是由胆汁淤积所致的慢性胆汁性肝损害,此时肝脏细胞受到损伤,转氨酶从破损的肝细胞释放入血,因此会出现血液中转氨酶升高的现象。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药物副作用、酒精性肝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水平异常。这些情况可能需要额外的检查以确定确切原因。
对于胆管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水平,是必要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过量,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肝损害。
2024-02-04 16:20
举报你好胆汁性肝硬化是因胆道阻塞,胆汁淤积而引起的肝硬化,较少见,可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类.原发性者更为少见.1.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因:常见的原因为胆管系统的阻塞,如胆石、肿瘤(胰头癌、壶腹癌)等对肝外胆道的压迫,引起狭窄及闭锁.在儿童患者多因肝外胆道先天闭锁,其次是总胆管的囊肿、胆汁性肝硬化等.胆道系统完全闭塞6个月以上即可引起此型肝硬化.病理变化:早期肝体积常增大,表面平滑或呈细颗粒状,硬度中等,相当于不全分隔型.肝外观常被胆汁染成深绿或绿褐色.镜下,肝细胞胞浆内胆色素沉积,肝细胞因而变性坏死,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呈网状、核消失,称为网状或羽毛状坏死.毛细胆管淤胆、胆栓形成.坏死区胆管破裂,胆汁外溢,形成“胆汁湖”.门管区胆管扩张及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及小叶的改建远较门脉性及坏死后性肝硬化为轻.伴有胆管感染时则见门管区及增生的结缔组织内有多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微脓肿形成.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本病又称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在我国很少见,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妇女.临床表现为长期梗阻性黄疸、肝大和因胆汁刺激引起的皮肤瘙痒等.还常伴有高脂血症和皮肤黄色瘤.肝内外的大胆管均无明显病变,门管区小叶间胆管上皮可发生空泡变性及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继而小胆管破坏并出现淤胆现象,纤维组织增生并侵入、分隔肝小叶,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2014-07-31 14:54
举报向医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