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泪道阻塞> 暗色丝孢霉病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暗色丝孢霉病是一种由暗色真菌引起的慢性皮肤、皮下组织和黏膜的感染,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暗色丝孢霉病是由暗色真菌如烟曲霉、黑根霉等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黏膜的慢性感染。该真菌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空气中的孢子而传播,其产生的毒素和酶会破坏宿主细胞,引发炎症反应。暗色丝孢霉病的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或结节,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病变可能会溃烂、渗出液体,形成深部溃疡。
暗色丝孢霉病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来确诊。显微镜检査可观察到真菌的形态特征,真菌培养可分离并鉴定致病菌株,分子生物学检测则利用PCR技术扩增和分析真菌DNA。暗色丝孢霉病通常采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例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于重症或广泛性感染,可能需联合使用多种抗真菌药物。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以防交叉感染。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后。

2024-01-12 11:47

举报

医生回答(1)

朱子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和常与此类腐物接触者。可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皮下组织型暗色丝孢霉病常有孤立、深在的皮下或肌肉的脓肿或囊肿,皮损可呈杏核大或数厘米,甚至整个胸部大片斑块。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此型可由皮肤或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播散至淋巴结、肺、脑及胆囊等所致,亦可无皮肤损害,初发即淋巴结或血液播散。

  本病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

  1.皮肤浅表型暗色丝孢霉病 包括掌黑斑和黑毛结节病。可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

  掌黑斑是掌和跖部发生棕色至黑色无鳞屑性斑片。偶可波及颈、胸等部。黑毛结节病是毛干上形成卵圆形小结节,坚硬如石,像虱卵般悬挂或包被于毛干,呈黑色。肉眼不易看清楚。用手指搓摸,犹如沙粒。主要侵犯头发,其次也见于眉毛和睫毛。

  角膜感染表现为角膜有菌苔或溃疡,患者自觉畏光、流泪和视力障碍。泪腺感染时表现为泪道阻塞、溢脓,局部有肉芽肿损害。


  2.皮下组织型暗色丝孢霉病 常有孤立、深在的皮下或肌肉的脓肿或囊肿,皮损可呈杏核大或数厘米,甚至整个胸部大片斑块。此时皮肤常受累呈褐红色或灰黑色,扪之有浸润感,表面粗糙,一般不破溃,活检时可见皮下组织有稀薄脓液,囊肿内有渗出液,若囊肿壁切除不全、留有窦道,可长期不愈。

  3.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 此型可由皮肤或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播散至淋巴结、肺、脑及胆囊等所致,亦可无皮肤损害,初发即淋巴结或血液播散。脑暗色丝孢霉病的发病较急。本型预后差,常导致死亡。

  根据皮损表现,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不难。

2014-07-31 15: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暗色丝孢霉病

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是一组暗色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有暗色菌丝为特征的皮肤、皮下组织或系统性感染。1974年Ajello提出此命名。暗色丝孢霉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散在病例报道,但多见于热带。近年来在我国山东、东北和湛江等地有散发病例报道。致病途径主要是外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感染途径可能是病原菌经皮肤破损处植入或吸入真菌孢子。临床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靠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大多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疗效欠佳。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